7/01/2009

Nickelodeon的中國頻道

知名的卡通頻道Nickelodeon(海綿寶寶/朵拉)宣布成立ChinaToon(中國卡通)時段,這個時段將會放映中國大陸自製的電視動畫影集,它成為第一個在國際動畫頻道中專門為中國動畫提供的放映平台,將會在亞洲13個國家放映。

一開始它將會放映由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
Ltd)製作的喜羊羊與灰太郎(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節目針對4到9歲兒童而設計。

另外則是浙江中南卡通影視(Zhejiang Zhongnan Group Animation Video Co.,
Ltd)的魔幻仙踪(Magic Wonderland),針對5至12歲的兒童,這部影集還得過美國Accolade電視獎。

新聞中MTV中國台的董事說中國做的動畫已經是"世界級"的,看到影片的製作水準,我不得不對這所謂"世界級"的定義產生疑惑,不過這些節目在大陸受歡迎是不爭的事實,或許內容上的吸引力掩蓋了製作的不足,另外碩大的內需市場以及政府的推動讓動畫產業快速發展。

就像台灣早期的動畫一樣,製作水準當然差強人意,不過我相信一段時間後便能迎頭趕上,那些存有刻板印象,認為大陸作的東西都很爛的人,應該也回頭看看台灣的狀況,是有一兩個不錯的東西,不過台灣電視動畫普遍的製作水準又有多高呢?

跟台灣不一樣的是,大陸發展動畫產業是前製同時發展的(不像台灣動畫的發展一直脫離不了代工),原本以為或許這是台灣僅存的優勢,但事實上許多台灣動畫公司仍在前製這一塊掙扎著,看來台灣並沒有所謂的優勢!

看到大陸動畫產業的蓬勃,不免對台灣動畫環境感到憂心,尤其是動畫從業人員將何去何從?

喜羊羊與灰太郎

魔幻仙踪 (影片連結點擊上圖)

5 comments:

Aoi said...

我的看法是市場規模決定一切。

並不是說台灣沒有好人才,而是在做出高品質的動畫之前,台灣有多少人要看?

假設台灣跟中國看動畫的人口都佔5%,請問哪邊有高規格大手筆的預算可做?

而正因為如此,我個人覺得台灣永遠無法跳出代工以及整體作品二流的命運。

товарич Viktor said...

我不同意
這種論點可以無限上綱 就是說
全世界比中國小的國家就都給中國養好了

不要忘了 台灣的代工還被所謂 鼻史大
的新加坡電好玩的
還有 香港在文化產業上也跟中國保持微妙的距離 不是北京拍的帶子就直接播的

新馬也都很積極在朝自製動畫長片邁進
姑且不論馬來西亞打馬來人認同 新加坡的
十二生肖倒是從華人民俗下手
品質先不論 竊以為 所謂市場規模
跟在哪裡製造並不完全相關 更不代表錢都一定會賺進別人口袋

當然要擔心台灣動畫 應該先從clone war可怕的表演品質先開始

Anonymous said...

樓上真是一針見血~
還有很多東歐小國代工了些美國的知名遊戲與廣告特效(甚至是成本兩億美金以上的電影,有興趣請自己查囉)
台灣老闆連這點也無法做到
東歐小國也沒有哪一個是英文體系的...
其冷冽又貧困落後的環境
應該是比不上台灣吧

把問題怪到市場規模就足見眼界的水準在哪..

至於最後面那個動畫電影
我還是安靜點

皓 said...

我也認為是市場規模的問題。
台灣的動畫短片或者說是實驗動畫,最近也有在國際影展上脫穎而出的情況,但它也僅止於幾分鐘的短片,但是台灣的電視動畫,這種需要勞力密集的作品,就會需要比短片還更高的成本和人力去執行,再加上台灣市場本身就較為傾向日本和美國市場,舉例來說日本的電視動畫,只要推出後知名度夠,還會帶來一股周邊商品之類的附加價值,反觀台灣電視動畫,先不論台灣人能做出多高的品質,連觀眾都不去關注,也就不用談有沒有預算了,畢竟沒人會投資不賺錢的事業。藝術家想的是藝術表現,而投資者想的是經濟效益,這兩者間若不能互補,我想要製作出一定規格的作品是很困難的。
一點淺見,若有得罪或不妥之處請多包涵。

товарич Viktor said...

其實我自己是沒辦法談藝術性的實驗動畫
畢竟實驗動畫的自由度很大 要跟商業甚至features比真的是張飛打岳飛
我也只想只針對商業動畫發言

但每次看到吐血的walk cycle我都會下意識往右上角的X按去 無論故事怎樣

所以新加坡的十二生肖剛出來時 我看見那隻打更的老鼠出來就看不下去了
誰知此一時比一時也...

我個人的意見是 其實先不要管內容及市場

我看到台灣很多的短片反而是故事還有可為 一來個walk cycle我就倒彈了

跑得好跳的快就能做忍者龜到處賣了 誰管動畫師是哪裡來的啊?

難道台灣就不能做隻好看的3D小叮噹
賺飽資金口碑再來養隻林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