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灣動畫產業從無到有
台灣因為50年代漫畫審查制度的關係,動畫從60年代才開始發展。
最早對動畫這個媒界感興趣的是光啟社,它是台灣最早的媒體公司之一,創辦者卜立輝神父當時挑選一些人學習動畫,之後並且送其中一人趙擇修到美國研習,趙擇修做的"龜兔賽跑"是台灣現存最早的動畫影片。
當時沒有所謂的動畫教育,這時學習動畫都是土法煉鋼,像是進入光啟社的蔡志忠就是一個例子。
一直到70年代,日美的動畫技術引進台灣後,台灣的動畫界才開始成熟。
70年代初,黃木村的中國青年動畫,製作了許多政府的社教片,這些影片都是那個時代的台灣卡通代表。
感想:我手邊有一本1975年出版,張宗雄與黃木村合著的書-卡通電影-卡通電影的實際製作技法,能夠想像一般人如果沒有機會出國唸書的話,這些書籍可能就像是聖經一樣,是接觸,探索動畫藝術的唯一途徑。
2.自製與加工的十字路口
60和70年代,日本動畫產業愈來愈發達(原子小金剛,無敵鐵金剛,鐵人28號都是這個年代的動畫),日本的卡通製作開始向外擴張尋求代工,在這樣的時空之下,日本動畫技術因此登台。
70年時影人卡通製作中心成立,開始替日本做加工動畫,為了代工,日本的動畫公司也派一些原畫師來台灣教授動畫技術,像是大塚康生和芝山努等等,他們將日式動畫製作技術整套搬過來,培養了台灣第一批的動畫人才。
影人當時製作一些日本受歡迎的電視卡通,像是巨人之星和東洋魔女等等,不過公司一年之後因為代工日本卡通所領的工資過於低廉,因此倒閉,不過台灣動畫發展自此遍地開花。
1971年鄧有立成立中華卡通公司,跟影人不同的是,中華卡通立志做自製片,而不替人做代工,於是吸收了一些之前在影人待過的動畫人才,製作了 "新西遊記",這部影片吸引了港資來台,港人與中華卡通因此合作拍攝了"封神榜",不過因為前製技術不是很成熟,故事太過複雜,人物不夠吸引人等等因素,它在1975年上映時票房不佳,影評人的評語是,小孩看不懂,大人不想看。
中華卡通公司之後又製作了"三國演義",這部影片由中日合製,風格與水準也混和了兩者,台灣部份由蔡明欽導演,不過因為發行系統問題,票務不透明,吃票情形嚴重,導致票房虧損。
70年代末的時候,經濟起飛,加工業逐漸發達,宏廣卡通公司(Cuckoo's Nest Studio,1978成立)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宏廣因為老闆王中元與美國動畫公司的關係,能夠承接美國動畫的代工訂單,當時作美國動畫比代工日本的航班片(同樣也是加工片的一種,跟著航班跑片,加工完成馬上趕航班回日本放映,故名之)利潤高得許多,許多動畫人才因此紛紛投靠宏廣,其他小公司因此陸續倒閉,據這些人回憶,公司之間(像是中華卡通跟宏廣卡通)互相搶人似乎也造成許多紛爭。
宏廣在經營代工動畫時,也延請美國人唐派特森來台教授動畫,他帶進美式的製作流程,影響了台灣動畫製作的發展。宏廣代工美國許多知名的動畫節目,像是漢納芭芭拉的卡通,摩登原始人,瑜珈熊(Nelvana Care Bear),藍色小精靈等等。在當時,根據王中元的說法,動畫師都是高所得,收入比在銀行上班還高。
台灣動畫在70年代初有影人帶入的日式製作風格,70年代末則有宏廣帶入的美式製作風格,這兩者均影響了台灣80年代的動畫發展,部份從業動畫人覺得日本影響較大。
因為動畫代工的發達,台灣直到70年代才有所謂的動畫產業,當時整個環境氛圍剛經歷政治解嚴,面對的是解放後的迷惑,雲門,鄉土文學,新電影都是當時開始的新論述。
80年代興起一波漫畫改編動畫風潮,當時香港有漫畫,不過沒有動畫人才,所以港人找到台灣一家由蔡志忠與謝金塗成立的公司-遠東卡通,想要拍攝王澤的漫畫-"老夫子",因為中華卡通的封神榜與三國志都各賠一千多萬,他們在製作時特別警惕,完成後卡通版的"老夫子"票房大捷,光港台兩地就賣了1億,也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可算名利雙收,蔡志忠後來離開遠東卡通成立龍卡通公司,和遠東卡通繼續製做了幾部續集。
另外漫畫改編動畫的有"烏龍院"(台灣有史以來最紅的本土漫畫),故事跟"老夫子"一樣,著重搞笑幽默情節,不過因颱風導致票房不佳,另外也因為跟不同公司共同製作,品質參差不齊,雖然最後票房不算差,不過對片商來說沒有賺頭,漫畫改編動畫風潮因此消退。
同時間,宏廣也根據50年代紅極一時的漫畫人物-"牛伯伯"(審查制度前的漫畫),製作了一部卡通影片,這部影片由私人出資,導演為余為政,不過最後金主沒錢,而且考量題材是過時的人物,再加上製作末期遇到卡通加工季,所以只能利用空檔拍攝等等因素,最後決定沒在院線放映。
這一年星輝卡通公司與日本合作的另一部動畫,"四神奇",也同樣角逐金馬獎,"四神奇"雖然台灣方面有出資,不過實際製作上以代工為主,而不像"牛伯伯"那樣從頭到尾完全自製,結果"四神奇"因為故事較吸引人,獲得金馬獎,"牛伯伯"的製作人馬則怪罪金馬獎不鼓勵完全自製的卡通影片讓它得獎。
在80年代中期,宏廣的加工事業達到高峰,公司光是畫關鍵張的動畫師就有上百人,甚至代工製作迪士尼的動畫長片-"小烤麵包機"(The Brave Little Toaster 1987),這也標緻著宏廣技術的高峰,其他下游廠商諸如鴻鷹或是方達也陸續開張製作代工,或是承接宏廣吃不下的加工訂單,不過諷刺的是,正當這些代工廠訂單豐收,不斷地替別人加工影片時,80年代也是大量美日卡通頃銷來台灣的時候。
這時期製作的動畫影片還有"學仙記","張羽煮海",還有陶大偉製作的紙雕動畫-"小葫蘆歷險記"等等。
感想:宏廣趁著台灣經濟起飛,動畫代工的關係,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卡通製作公司,許多待過宏廣的動畫人目前仍活躍於業界,宏廣看得到當時那波代工潮因此大發,不過卻看不到之後台灣經濟結構的改變,錯失轉型的機會(或是不願轉型?)。
3.產業外移下的自我覺醒
1987年,蔣經國過逝,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外匯高昇,台幣升值,美金相對變小,勞工成本增高,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代工業,許多動畫公司便開始外移,1989年開放台商登陸,許多動畫公司考慮到語言的方便性,開始向大陸發展。
朝陽動畫是第一家登陸的公司,大陸實施二免三減半政策鼓勵外資進入,不過廉價勞工更吸引這些台灣的代工廠,曾經在台灣上演的搶人戲碼繼續在大陸重現,這些公司都變成大陸動畫工業的搖籃。
90年代,國片輔導金制度出現,"禪說阿寬"成為第一部獲得輔導金的動畫長片,它獲得1000萬輔導金,由謝錫賢,蔡志忠,小野等人製作,不過考量預算,動畫部份則在大陸製作,上演後票房不佳,不過錄影帶發行還不錯。
另一部有輔導金加持的是1997年的"魔法阿嬤",因為認為台灣的動畫加工公司太過系統化,期望前製與後製可以緊密結合,再加上當時韓國這家動畫代工公司也想自製影片,所以王小棣的民心工作室轉而與韓國的卡通公司合作,不過"魔法阿嬤"完成後影片被金馬獎的評審認為內容怪力亂神而沒得獎,在電影界引起一陣議論。
公共電視台也投資製作了一些動畫片,像是宏廣的"少年葛馬蘭",還有與日本NHK以及韓國KBS合作拍攝的"孔子傳",原始造型取材自鄭問的"東周列國傳",前製在日本,製作在韓國,是少見的合作模式,不過因為當時公共電視台尚未成立,所以影片沒有上映。
"Yung Guns"是當時很流行的漫畫,1995年時原作者林政德找來謝錫賢將它改編成動畫,不過只做了兩集錄影帶,影片故事內容是台灣原創,不過製作上不跟台灣代工廠合作,而由日本加工製作,同樣是很少見的合作模式,不過兩集後無疾而終。
在1995年"Toy Story"上映的這一年,原本做建築的麥可強森也製作出"小陽光的天空"這部台灣第一部電腦動畫短片,導演-鄭芬。1999年宏廣與西基共同代工Nelvana的"Donkey Kong",在2D卡通加工訂單流失到大陸或東南亞等等勞工更便宜的地方,電腦動畫慢慢成熟的同時,這些動畫公司也開始代工國外的電腦動畫節目。
感想:代工的影片通常預算少(跟好萊塢一般長片比較起來),製作時程趕,而且大部分是給小朋友看的電視卡通,製作水準通常也不會太高,這樣的產業結構下的動畫人才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的,等到驚覺需要製作長片時,才發覺根本沒有可以做出長片水準的人才(或是寥寥無幾),這突顯了動畫界中教育訓練被開公司的人忽視或為了省錢刻意忽略,結果是缺乏競爭力的人才,這狀況同樣也發生在電影工業之中,尤其是產業萌芽初期,或許是保護政策的關係,許多技術被壟斷,喪失了競爭進步的力量,導致產業頹靡不振。
4.國際競爭的危機與轉機
21世紀大家都意識到動畫產業一直加工下去不是辦法,以及自製數位內容的重要性,並且眼見好萊塢一部接一部電腦動畫長片票房大捷,台灣一些公司也跳上馬車,開始自己製作電腦動畫長片,像是2000年爾波國際娛樂的"成吉思汗",不過這部影片因為市場定位與主題設定的問題而夭折。
同時間,韓國數位內容產業則逐漸蓬勃發展,尤其是電玩產業,像是NCSoft製作的"天堂",由遊戲橘子帶入台灣,非常受到歡迎。
大陸在1999年製作了"寶蓮燈",其他製作包括上海美製廠的"隋唐英雄傳",北京電視台的"挪吒傳奇"等等影片,大陸似乎完全複製台灣的動畫經驗,均以加工孕育動畫產業,不過不同於台灣的相關政策,在大陸,電視台要放6分鐘的自製片,才讓你放映進口的4分鐘境外片(這是當時規定,為了扶植動畫產業,目前規定更加嚴苛),這種鼓勵方式讓大陸生產了許多的自製動畫影片。
2002年台灣的新聞局與經濟部共同推動兩兆雙星計畫,其中一棵星就是數位內容產業,2001年的"阿貴槌你喔"獲得政府1000萬補助,影片因為成本極低,相對來說仍然小賺。
2003出現的動畫長片有中華卡通的"梁祝",3800萬至4000萬新台幣的成本,其中1200萬由納稅人承擔,台灣中影與上海禾盛發行,另外有宏廣的"紅孩兒",1億5千萬製作,這部影片同樣有政府大量的資金(納稅人的錢)投入。
不過業界人士對輔導金的看法毀譽參半,影評人焦熊屏認為輔導金應輔導產業與商業,首映創意的導演Vince則認為,數位內容計畫太偏向人才培育,這樣的方式像是在貧飢的土地上猛澆水,應該找方法先讓土地肥沃才對。
這時候也有些公司尋求合製的模式,像是"兒童十誡",另外公共電視台的"虎姑婆"則是一些國際間公共電視台的合作計畫,台灣方面出故事,再由英國的S4C審核並在英國製作。另外許多公司也慢慢會考量到影片外週邊商品的收入,會在前製時增加人物商品化的可能性,像是"魔豆傳奇"這部影片,這部的製作模式是台灣前製,日本製作。
感想:2000年時許多人跳上製作電腦動畫長片的馬車通常是被兩個錯誤的觀念所誤導,第一:以為電腦動畫長片比較便宜,如果比較一下好萊塢幾部手繪動畫長片與電腦動畫長片的預算,會發覺電腦動畫並不會比較便宜,沒錯,電腦動畫是不需要畫鑑間張,著色,操作攝影機的那些人,不過電腦動畫卻多出燈光師,rigger,合成人員或是RD等等手繪動畫沒有的需求,所以如果要製作長片品質的影片,成本不見得會比較低。
另一個錯誤的觀念是以為電腦會自動完成所有工作,只要買到那些3D軟體,好像artists僅需動動嘴動畫就會很快自己生出來一樣,卻忽略一部影片最終還是要由artist一步一步製作出來,電腦只是工具而已,一些人則認為電腦容易做到copy/paste或是cycle的動畫,所以一定可以很快就做出長片,這則是在拿電視水準的卡通跟長片水準的影片在做比較,電視水準的卡通不是同樣也可以做一堆cycle的動作嗎。
至於電影保護政策有利有弊,像大陸那樣用強制的方式扶植國內動畫產業,當然結果非常立即,馬上可以見到國產動畫的量因此大增,不過質呢?更不用說這樣的政策被商人利用來當做賺錢的保證,反正只要做出動畫給電視台放,管他好不好看,結果觀眾還是寧願觀看美日卡通,看看台灣裕隆汽車這個例子好了,早期受到政府保護,結果到現在還是連個引擎都做不出來,這樣的保護政策難道不是弊多於利嗎。
1 comment:
無意見闖進了這篇文章
謝謝您對台灣動畫產業寫下一篇精彩的介紹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