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007

Flags of Our Fathers (父親的旗幟) 與 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島來的信)

二次大戰中的硫磺島戰役(Battle of Iwo Jima)是發生在1945年2月,美軍在太平洋戰區對日本進行攻擊的行動之一,硫磺島軍事地位上有著本土前哨戰的功能,對美軍在日本的長程轟炸有著預警的作用,另外因其隸屬東京管轄,要是失守,也是日本國土淪陷的象徵,因應美軍在塞班以及關島勝利之後對此島可能的攻擊,日本特別派大軍駐守。美國在登陸前雖然實施日夜不停的轟炸,不過並沒有對日本此島主要以地下工事為防禦的策略造成太多損壞,在美軍搶灘之日,日本的策略是等待大部分美軍都集結在灘頭時,再以在摺砵山(Mount Suribachi)上以及其他陣地的火砲以予殲滅,此場戰役最有名的照片大概就是美國士兵在摺砵山山上豎起的國旗,這張照片同時也在當年獲得普立茲攝影獎。雖然美國國旗是在戰爭第五天就豎起來,但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個月才結束,日本22,000駐軍中,只有1,083倖存,而美軍則折損了6,825名將士,硫磺島之戰結束後,此地多作為受損的美軍長程轟炸機返程迫降之用,不過有人認為美軍犧牲這麼多,只為了這個彈丸之島,是否值得仍存有爭議,硫磺島目前無人居住,偶爾提供美軍演習場所,據說美軍也在此島存有核子武器,以迴避日本法律規定不准在日本本土擁有核子武器的限制,這是這場戰役的簡單介紹。
Flags of Our Fathers and Letters From Iwo Jima
Flags of Our Fathers 和 Letters from Iwo Jima
Clint Eastwood
導演:Clint Eastwood
克林特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所拍攝的Flags of Our Fathers則是描述當時豎起美國國旗這六人之中,悻存的三個人被召回美國,受到英雄式的對待,影片一大部分場景位在美國本土,軍方特意塑造他們的英雄形象,同時利用他們來推銷國家戰爭債卷,但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是英雄,像是Ira Hayes反而希望回到戰場跟自己的弟兄們在一起,Ira Hayes原住民的身分也沒有因為為美國打仗的關係而不受歧視,戰爭後這些人的利用價值消失,他最後返回保留區,酗酒而死。Rene Gagnon則是想藉其英雄名聲來賺取財富,但因無法如願而憤憤不平,John Bradley是三個人之中比較幸運的,戰爭結束後他返回威斯康辛家中,與舊愛結婚,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不過他從沒告訴過任何人這場戰爭的經驗,只因想忘掉這場戰爭的殘酷。
Flags of our Fathers
電影中美軍在硫磺島的搶灘
Flags of our Fathers
電影中的三位主角
相對於Flags of Our Fathers是用美國的角度看這場戰爭,克林特伊斯威特同時拍攝的Letters from Iwo Jima則是用日本的觀點來描述,故事說明渡邊謙(Ken Watanabe)飾演的栗林忠道中將(Tadamichi Kuribayashi)抵達硫磺島擔任指揮官,他在美國受教,不同於傳統日本軍官的思想,他更為他手下的士兵們著想,並使用特別的戰術來防守島嶼,延長了抵抗美軍的時間,同時間,二宮和也(Kazunari Ninomiya)飾演的小兵則是思念遠在日本的老婆與還在肚子中的小孩,但對軍人得為天皇犧牲而感到無奈,他們兩個共同的地方是都藉寫信來安撫自己的心。故事最後戰爭失敗,栗林忠道舉槍自裁,而小兵則是被美軍發現而生還。
Letters from Iwo Jima
電影中栗林忠道視察海灘工事
Letters from Iwo Jima
電影中栗林忠道探勘海灘地形 (照片後方就是摺砵山)
不同於之前拍攝過的硫磺島浴血戰(Sands of Iwo Jima 1949年拍攝 約翰偉恩(John Wayne)主演),宣揚美國精神,這兩部電影都更以人的角度來詮釋戰爭,不管是日本人還是美國人,Flags of Our Fathers質疑英雄的定義,三個主角不過是被塑造出來的形象,要給美國民眾崇拜的偶像,在戰場上他們跟別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在戰爭中死亡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或者是,戰爭根本沒有英雄不英雄,只有存活下來的才算數,而Letters from Iwo Jima則是非常成功地表現了對戰爭的懷疑及無奈,可惜僅此而已,卻沒有對戰爭,或是引起戰爭的原因有實際的批判,像是對栗林忠道中將的詮釋之中,唯一可以感覺到他對這場戰爭的質疑是在與美國人的餐敘中,提到他認為日本不應該與美國開戰的想法,但謹此而已,卻不是真正反對戰爭,他在日本本國被宣揚成跟死守四行倉庫烈士般一樣的英雄人物,而在這部影片之中似乎也沒有太多差異。Flags of Our Fathers在奧斯卡中獲得最佳音效剪輯與最佳混音兩項提名,而Letters from Iwo Jima則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效剪輯與最佳原著劇本等四項提名。
Iwo Jima Flag Raising
著名的Flag Rasing
Iwo Jima
硫磺島空照圖 (圖前方摺砵山右後方的海攤就是登陸的地方)
Iwo Jima
現在的硫磺島
Battle of Iwo Jima
搶灘的紀錄照片
看過Letters from Iwo Jima,許多人大概會對這些日本軍人抱著些憐憫之情,儼然變成受害者的腳色,不過可能是因為我生長背景的關係,看著電影時,在憐憫之餘,腦海裡總是不斷想著這個戰爭到底是誰開始的問題,雖然軍人是無辜的,戰爭是日本天皇所發動,但是日本人的擁戴,支持,也是讓日本軍國主義壯大的原因,再看看現在日本,既從沒對戰爭正式道過歉,也沒對諸如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台灣軍伕,等等賠償過,反而竄改教科書,否認二次大戰中的暴行,我懷疑這個國家到底有沒有反省過,而我們又從這些歷史中的戰爭學到了什麼?看了這部電影我們又體會了什麼?這兩部電影畢竟都是美國人拍的,用的都是美國人的角度,即使是Letters from Iwo Jima也一樣,我期待會有一部真正從日本人角度"反省"的電影,這樣我覺得會更有意義。

參考資料:
youtube上的紀錄片 To the shores of Iwo Jima 中的片段
Battle of Iwo Jima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this is a great review man
keep it up, i enjoyed how you compared and showe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movies

Anonymous said...

nice review you've got there man
i enjoyed reading the comparisons of the two movies u made, keep it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