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Arcs and Transformations - Part One與Part Two,作者在原文內的範例提供了更多說明,有興趣的請閱讀原文。
arc and transformation
角色弧線與變化
大部分的故事都需要有"變化"(transformation)存在,通常是主角變化,或是主角沒變,但周遭的環境變化,我認為故事的敘述中含有變化非常重要,這樣一來故事中的事件才會讓人感覺更有意義,要是它們能夠改變角色的話,這些事件也感覺更實在。假如故事改變不了角色,那它就只是流水帳而已,流水帳通常只存在記錄片當中,或是電視特別節目之中。
首先來看看一種故事中最常見的"變化",這一種arc:角色隨著劇情進展而變化的故事。這種變化的特徵是,在電影最後的時候,主角要能夠做到電影一開始他做不到的事,簡單地說,你設定角色一開始辦不到甚麼事,不過故事情節讓角色轉變,因而賦予角色作得到這件事的能力,而跟一開始有所不同,主角通常經歷一系列讓他產生變化的事件,然後在高潮的時候,他需要作一個無法逆轉的抉擇,決定了大家共同的命運,也決定了他自身不可逆的轉變,像是"海底總動員"中,馬林在鯨魚肚子中面臨的抉擇,到底要相信他兒子或是堅持己見,而他選擇了前者。
另一個表現變化的方式是一開始的時候設定個目標讓主角去追求,這個目標是主角以為有了,生命就會完整的東西,故事最後主角也得到了這個東西,不過主角轉變到一個程度,他因而不再需要這個東西,其他更重要的東西變成了他的目標,如"型男飛行日誌"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不過在設計character arc的時候也容易會產生一些錯誤,像是一開始的時候就讓角色有著太明顯的缺陷,假如故事設定會讓主角的變化太過明顯,那麼這樣故事也就沒有意外可言,因為太可預期了,像是"波普先生的企鵝"(Mr. Popper's Penguin)或是"天才神算"(Imagine That)都有這樣的問題。
另一個毛病是設計一個character arc的時候,發現角色並沒有朝變化的方向走去,這是因為角色經歷的這一系列轉變缺乏說服力,"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是其中的例子。
另一種"變化"是角色沒有改變,但他改變了周遭環境,像"阿甘正傳"(Forest Gump),有趣的是,這類影片常常片名就是主角的名字,一些人將這類型的影片稱作"旅行天使電影"(traveling angel movies),"蹺課天才"(Ferris Bueller's Day Off 1986)是這樣的例子。
有時候這類影片角色會喪失動力與熱情,質疑自己這樣做是否值得,不過最後快要放棄的時候,有人給了他鼓舞,因而獲得成功,熱情也因此再有了動力向前。
傳統上電視影集不會將character arc弄得那麼大,因為觀眾不見得會每集都看到,太大的character arc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一般來說sitcom會製作一定量的集數以便聯賣(syndication)出去,這時候每一集就會被電視台無止盡地重播,而且不見得會按照順序重播,所以要是角色性格每集都不同,一直在變化的話一定會很奇怪,所以你可以發現,一個影集要是愈長壽,角色通常愈扁平化,甚至簡化到只有幾絲角色性格。
最有戲劇效果的變化是讓這些轉變只發生在衝突以及奮鬥之後,轉變是不會輕易發生的,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的轉變,輕易地轉變對觀眾而言是無趣的。
至於一小時長的戲劇影集,像是"法網遊龍"(Law & Order),角色似乎每周相同,而故事中的"變化"都是在當周犯罪產生以及解決的那幾集中。
即便你在製作一系列的電影或是影集,而角色的arc每周都有非常大的變化,一陣子後觀眾還是可能會覺得不真實,任何變化,無論是角色或是環境,它需要費盡心力才能影響到這個轉變,因為人們不會輕易變化,而且就如我們知道的,要改變世界也不容易,最戲劇性的故事是經過了奮鬥努力與衝突,我們才看得到轉變,變化要產生是不容易的,不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輕易的變化不但看起來無趣,也沒有說服力或是無法激發人的情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