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ika製作,Focus Features發行的Coraline(台譯,第十四道門)上週在美國上映,雖然票房普普,不過影評極佳,在
Rotten Tomatoes上獲得87%的好評,下面是這部片的
導演Henry Selick(亨利謝利克)的訪問:
提到耶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大家最快想到的是提姆波頓(
Tim Burton),即使他既沒有寫劇本,也沒有導這部影片,而真正吃重的工作,導演,實際上是由
Henry Selick負責,Henry Selick拍攝過許多不同的動畫媒介,從他在迪士尼作的手繪動畫,到MTV台製作的剪紙動畫Slow Bob in the Lower Dimensions到為Ritz Bits或是Pillsbury製作的停格動畫廣告等等。
在導演完耶誕夜驚魂之後,Selick試圖將停格動畫帶進真人電影之中,不過這個試驗下的影片,
Monkeybone以及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都是不怎麼順利的製作,而且獲得的口碑也極為兩極,在他上一部長片8年之後的現在,Selick帶給我們另一部stop-motion動畫長片,改編自Neil Gaiman的電影,Coraline,將近四年,包含了前製,計畫和實際拍攝的製作時間,結果是這部絕妙的影片。
右:導演Henry Selick,左:原作Neil GaimanThe A.V. Club:每個人應該都會問你,為什麼在這個CGI的時代拍攝停格動畫吧?
HS:我非常喜歡停格動畫,我幾乎嘗試過所有的動畫技巧,我是個手繪動畫師,我做過剪紙動畫,幾年前我也完成過一部電腦動畫短片,
Moongirl,而停格動畫是我一直回來作的動畫媒介,因為它有種根本的特質我非常喜歡,它絕對不可能完美,偶身上總是會有些缺陷存在,像是Coraline的衣服,你可以在動畫中看到她的衣服不斷地擾動著,這是因為動畫師碰觸它,每一格都移動它的結果,停格動畫有一種你無法否認的真實感,這是其他動畫媒介所沒有的特質,你知道這些東西是真的存在的,即使你不知道它們為什麼會移動,也不知道它實際有多大。
DreamWorks或是Pixar都不斷製作出非常棒的電腦動畫,不過我相信有一些人還是喜歡看手製的東西,而這就是我們提供的東西,我們知道停格動畫永遠不會變成主流的媒介,就像是你身邊那些不熟悉而又有點古怪的朋友一樣。
The A.V. Club:你如何挑選那些具有耐心又追求完美的動畫師,可以滿足你對品質的要求,又能夠花上兩三年琢磨這些細節的人呢?
HS:事實上,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都是跟我一起合作將近20年的老夥伴,所以這些人也都老早證明他們是喜愛停格動畫的好手,即使他們也需要學習電腦動畫,像是其中一位動畫組長(lead animator)
Eric Leighton,或是
Trey Thomas,
Anthony Scott等等,這些人都是最棒的停格動畫師,
Bo Henry,
Tom Proost,
Phil Brotherton這些人是我的藝術指導,他們是我們的核心成員,當然我們一起合作因為默契的關係,很快就能夠將製作帶上軌道。
The A.V. Club:一開始的時候,你是要拍攝真人電影版的Coraline,為了是讓這個案子可以進行,之後你是如何讓它變成你所想要的停格動畫形式的呢?
HS:這個跟我們的製作人
Bill Mechanic有關,他之前因為跟迪士尼有個契約,限制他不能製作動畫長片,所以案子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假裝它是個真人電影的案子,之後他的契約有所改變,因此我就能將這部影片弄成我一開始就想要的模樣,也就是使用停格動畫來拍攝。
The A.V. Club:片場之中的CG部門主要的工作只有負責清除人偶的支撐骨架,還有人偶臉部的接縫嗎?
HS:是的,大部分的電腦動畫效果都只是用來修飾或是增強停格動畫,影片裡只有一個純電腦動畫的場景,就是鬼小孩到Coraline的夢中警告她的這個段落,裡面背景是用電腦動畫作的,而且應該很容易看得出來,其他或許也東一點,西一點的CGI元素,像是霧,總之,CGI在這部影片只有擔任輔助的角色。
The A.V. Club:這部影片使用的技術跟耶誕耶驚魂有什麼不一樣?
HS:幾乎都是相同的,製作動畫的程序仍然一樣非常累人,不過在技術上有一些突破的地方,其中一個是臉部表情動畫的製作,我們知道Coraline的表情需要比Jack Skeleton更加豐富,Jack Skeleton其實只是一顆沒有眼珠的乒乓球,加上嘴巴,所以我們只用傳統的偶置換技術(replacement animation)來作,每個表情都有個不同的模型,製作動畫時需要每格替換不同的模型,而在Coraline,臉分成上下兩半,我們從畫出一些關鍵表情開始,然後在電腦的輔助下,算出中間張的那些模樣,然後再利用立體雕刻機(3D printer)將這些臉部模型雕出來,這個稱作Rapid Prototype的技術讓Coraline的臉部表演更加生動。
譯註補充:Coraline這部影片跟其他stop-motion動畫不同的地方在它臉部表演的製作方式,負責臉部表情技術的是臉部結構指導(facial structure supervisor)
Brian McLean和臉部動畫設計師(facial animation designer)
Martin Meunier,在傳統的模型置換動畫技術上,動畫的細緻度與順暢度一部分取決於使用的置換模型數量,在耶誕夜驚魂之中,Jack Skellington總共有800個不同的臉部模型提供置換,每一個不同的模型都得手工雕刻出來,受限於數量,表演也就有限,不過在Coraline中,光主角Coraline就有205,000個不同的表情可供置換,這歸功於上述兩位設計的這套臉部表情系統,電腦首先將雕刻師作的模型掃描到電腦之中變成CG的模型,動畫師再利用這些模型在電腦中產生動畫中間張需要的模型,在電腦中先將臉部表演做出來,然後用Objet Geometries生產的3D printer印出需要的置換模型,同時也會有一張表格告訴動畫師在哪一格需要使用哪個模型,這讓動畫師在拍攝時可以更專注在身體的表演上,因為臉部表演已經算是完成了,結果是更加生動的臉部表演,讓這些動畫偶可以跟CG偶一樣有著更豐富也更細緻的臉部表演。
耶誕夜驚魂中的人物也是使用置換模型的方式製作臉部動畫
臉上的接縫以及身體的支架都會在後製時用電腦修掉另外一些重大的轉變是使用數位攝影機拍攝,同時搭配立體電影技術拍攝,之所以選擇立體電影是因為它跟我們的故事有關,不過也增加許多挑戰,使用數位攝影機的好處是我因此可以每天跟動畫師開會觀看他們的進度,這是在拍攝耶誕夜驚魂時辦不到的,因為它用影片拍攝,能夠儲存在攝影機內的資訊只有兩格畫面,這是我喜歡數位攝影的原因,它讓製作流程更加流暢。
不過這些新技術並不會讓事情更快,倒是因為製作順暢的關係,一個鏡頭可以因此作得更棒。
The A.V. Club:如果要拍攝耶誕夜驚魂的續集的話,你會想要參與嗎?
HS:多年前我就跟迪士尼談過此事,不過最讓人失望的是,他們想用電腦動畫製作,不過我覺得他們現在應該不會這樣說了,事實上,迪士尼跟Tim Burton(提姆波頓)正在合作一部停格動畫影片,內容是改編自他以前一部叫做Frankenweenie的短片,所以如果製作續集的話,我想我也會參與,當我在導演耶誕夜驚魂的時候,Burton拍了兩部真人電影,他是我跟公司之間非常好的緩衝,這樣我可以將精力完全投注在影片上,讓Burton應付那些管理階級,至於我拍攝的那兩部真人電影,我感覺我耗掉許多精神在處理應付狗屎倒灶的事上,至於Coraline,跟耶誕夜驚魂一樣,你可以看到我90%的精力都用在影片上。
The A.V. Club:你提到你做過幾乎所有形式的動畫,你也在迪士尼畫過手繪動畫,我知道你參與過The Fox and the Hound,那麼你在迪士尼還有作過其他影片嗎?
HS:大部分是
The Fox and the Hound,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參與過一部沒多少人記得的影片,
Pete’s Dragon,我在迪士尼待了4年,結交了許多好朋友,那時的迪士尼正在沒落,許多上個輝煌世代的動畫大師不是退休就是過世,雖然我還是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不過那時我就知道迪士尼不是我要待的地方。
The A.V. Club:你的下一個案子是什麼?
HS:我目前在輔助另一位導演
Chris Butler製作一部叫做Paranorman的影片,Butler是我在Coraline裡的故事版指導(head storyboard artist),影片同樣也是停格動畫,我主要在協助他執導,並且將我的經驗傳授給他,這將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
以上是節錄翻譯。
左邊是Joe Ranft關於Coraline的製作,雕塑師
Damon Bard的網站中可以看到許多他為Coraline裡人物塑造的Maquette模型,其中包括了
Jerome Ranft和
Joe Ranft,在Coraline中,當主角一家人搬到新的房子,其中兩個幫忙搬家的人物就是根據這一對真實的兄弟塑造,Jerome是Pixar的雕塑師,至於Joe Ranft,從事動畫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有名的故事指導,他和Henry Selick在耶誕夜驚魂以及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合作過,不幸在05年時和Lasserter共同執導Cars的這段時間,發生車禍過世,影片中的偶人則是對這位傑出的動畫人致敬。

從圖片中看得出人物很有Neil Gaiman的另外一個小說漫畫,Sandman的味道。Coraline一開始尋找發行商時並不順利,好萊塢大公司都不願意發行這部特別的影片,後來Selick透過關係找到Focus Features,這家環球(Universal)的子公司主要發行藝術電影為主,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就是個例子,他們欣賞Coraline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也認為Laika有其他新動畫公司沒有的經營風格,Coraline在美國上影首週票房美金16.8個million,在2,299個戲院上映,其中1,005個是數位立體放映的戲院,這些在立體戲院放映的票房就佔了70%,這個票房成績雖不算驚人,不過也算不錯的了,如果它能夠跟Corpse Bride這些停格動畫電影一樣長時間保持觀眾,那麼整檔美國票房應該可以到50或60個million,這部影片預算大約35個million(算是合理),如果它的行銷費用在25個million(至少)的話,那麼要是有5或60個million的成績就會是個好兆頭,因為之後在美國本土外的放映,以及DVD的販售都會讓影片更賺錢。

關於
Laika Studio:
Coraline是Laika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它的前身是
Vinton Studio,是間非常有名的停格動畫製作公司,創辦人Will Vinton從70年代開始就製作許多停格動畫,作品也獲得許多獎項,911之後,公司因為資金的問題公司面臨倒閉危機,做運動鞋的耐吉(Nike)老闆
Phil Knight丟進一些錢拯救了這間公司(Nike的總部跟Laika一樣都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不過因為繼續虧損,Vinton失去公司的掌控,Phil Knight變成Vinton Studio的最大股東,公司進而在2005年時更名為Laika(Laika這個名字來自蘇聯在1957年送上太空實驗的第一隻狗的名字),繼續製作動畫長片,Nike老闆跨足到動畫界,其中一個重大的因素是因為Phil Knight的兒子
Travis Knight的關係,Travis Knight在Vinton Studio還沒變成Laika時就就在片場擔任停格動畫師,Phil Knight支持自己的兒子從事動畫工作,也才進而投資當時的Vinton Studio。雖然在去年底Laika
取消了Jack and Ben這個案子的發展,資遣了一票工作人員,不過Coraline之後,它仍在製作的動畫還有童書改編的Here Be Monsters,以及小說改編的The Wall and the Wing。
註:Coraline在台灣的譯名為,
第十四道門,預計4月25日上映。
參考來源:
Coraline
官方網站令人期待的影片 Coraline (卡洛琳)Coraline Teaser
SHANE PRIGMORE 的人物設計The Knights' TaleCoraline’s Box OfficeCoraline reviewSolid story is supported by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3D pixie dust'Coraline' Animated via Stop-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