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司這禮拜將在El Capitan戲院重新放映動畫長片 小飛象(Dumbo) (連結) 慶祝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65歲的生日 小飛象在1941年上映 故事關於一隻長有大耳朵的小象被排斥而自卑 但終究發現自己的優點 而成為大明星的故事 當時上映時佳評如潮 人物討喜 故事感人 被視為是迪士尼最好的長片之一
這讓我想到 65年前(1941)另一個重要的事件 迪士尼片場的大罷工 工潮在1930年代就在電影界開始 很多動畫片場都被迫加入工會 而迪士尼片場 即使在業界中artist待遇最好 工作環境最優 但還是只領著微薄的薪水 甚至不夠溫飽 另外 之前賣座的影片 沒有分享給員工 而是繼續擴張迪士尼王國 這些事情最後導致了迪士尼片場的罷工 這事件激怒了華德迪士尼(他是右派主義者) 很多artist因此被開除 像是著名的動畫師Art Babbitt 不過之後迪士尼還是成為工會片場 artist待遇因而獲得改善這個事件在老萊塢因為華德迪士尼的關係 通常被輕描淡寫 但是要是沒有這個罷工 動畫界裡的員工可能還是得過著被剝削的日子
這場放映會同時也慶祝維尼熊(Winnie-the-Pooh)的80歲生日 維尼熊是由英國作家A.A. Milne所創造 他首次出現於作者1926年的書 Winnie-the-Pooh 插畫由E.H. Shepard繪製
1961年時迪士尼買下這個人物的影片製作以及人物版權 並且製作了一系列動畫 (不過破則號"-"在迪士尼的版本中被拿掉 變成Winnie the Pooh) 迪士尼的版本在故事上或是人物個性上都跟Milne的版本相差許多 至於人物造型 雖從E.H. Shepard的設計出發 但為了卡通製作 線條變得更突出 更圓胖 不過 這樣的造型卻受到Milne家族的厭惡 之後以E.H. Shepard為藍圖的維尼熊商品被標上Classic Pooh的標籤 維尼熊是史上文學衍生出的 最賣錢的人物之一 帶給迪士尼公司每年1 billion的收入
小飛象及維尼熊提醒了我們這些卡通人物的年紀 都跟我們的爺爺奶奶相當 另外 當然不能忘了最受歡迎的米老鼠 他也78歲了 下面這些圖是米老鼠不同年紀時的模樣 注意它們造型細微的差異Oswald the Lucky Rabbit 奧斯華兔 (1927) 它是米老鼠的老爸 原是迪士尼的製作 不過因為著作權的關係 所以迪士尼喪失了這個人物 迪士尼被迫設計一個同樣吸引人的卡通角色 米老鼠因而誕生 (最近Oswald the Lucky Rabbit剛被迪士尼從環球影業以交換條件取回版權)










參考閱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