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Mecha Movie都有一些邏輯上的說不通,像是這麼大的機械人要如何製造或是用何種能源推動在材料科學與物理上都大有問題,即使撇開這些未知的技術不談,只要跟可知的環境互動,這些環境的變化也會讓這些機械人看起來缺乏真實性,像是拿著船當武器時,船卻不會因為自身的重量先自己散掉時,就會覺得這船像是玩具,所以基本上這類型的影片需要能創造出觀眾可以產生suspension of disbelief的環境,不然就是觀眾年齡得低到一個層度,否則這類質疑可能性的感受會一直出現在觀眾腦海裡,由其是像Pacific Rim這部寫實風格的影片,不過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將許多機械人與怪獸打鬥的環境都放在海上是個聰明的作法,避免掉太多這類的質疑。
故事上,Pacific Rim也像是哥吉拉那類型的Kaiju Movie,但是主角還是機械人,不過跟許多Mecha Movie不同的是,這裡的機械人需要兩個人來駕駛,這個故事設計提供了一些腳色衝突的可能性,像是主角與其兄弟,父親與兒子,男主角與女主角這些關係,可惜這個部分在故事上沒有太多的發展,甚至女主角因為兒時的心理障礙導致暴衝的狀況在故事中也沒被好好的pay off,反而是其他人在結局中用犧牲生命這種看似熱血,卻最廉價的方式作結尾,蠻可惜的。
相較於Pacific Rim,福音戰士劇場版這部動畫長片較為風格化,這些機械人與其說像是汽車一樣被駕駛,更像是分身一般,更有"人"的感覺,而實際上駕駛者跟機械人也有一些生理上的連動,要是機械人有甚麼生理上損害,也會進一步地影響到駕駛者,甚至駕駛者跟機械人有種莫名的連結,駕駛者可以跟機械人溶合唯一而消失在駕駛艙內,相較於Pacific Rim裡的機械人,這樣的設定給了觀眾更多對Mecha的關切,因為機械人受傷等於駕駛者受傷,而不是單純的機器故障而已。
福音戰士Q是新劇場版中的第三部,在前兩部影片中,真嗣為了拯救零而引發了"第三次衝擊",新東京市被毀,而在這一部中,另一個叫WILL-E的單位為了防止"第四次衝擊"的發生,而跟真嗣駕駛的13號機對上,沒有讀過原本的漫畫或是動畫影集,即使三部新劇場版都看過,我還是不是很明白整部影片的故事以及邏輯,整部影片悔澀的氛圍可能需要福音戰士迷才能夠欣賞。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放映了宮崎駿的Studio Ghibli與庵野秀明擔任館長的特攝博物館共同製作的短片,描述風之谷中的火神兵出現在東京上空,整個東京市在"7日之火"被毀滅的過程,一樣的,我猜可能也得要特攝迷才能夠真的欣賞這類型的影片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