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09

阿童木票房失利

週末過去,另一部動畫長片的票房成績揭曉,Astro Boy(阿童木)首週末票房美金6.7個million(台幣2億多),算是很低的成績,尤其是跟Imagi上一部影片TMNT首週末24個million(台幣7億多)的成績比較起來,大概也難打破TMNT首輪95個million的成績,我還沒看過這部影片,不便批評,不過Imagi這部花了美金65個million(台幣21億)的影片,票房失利值得亞洲想要進軍美國市場的動畫公司深思.

Astro Boy跟TMNT一樣,都屬於動作類型的動畫,Imagi選擇風險較低的既有人物發展長片,以美國主導前製,香港負責製作的模式,在TMNT時奏效,理論上也是完美的製作計畫,不過Astro Boy卻失靈,有人說是像Iron Giant一樣,宣傳不夠(鐵巨人的首週末票房更低,只有5.7個million),有人認為Astro Boy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知道,自然對其訴求的青少年缺乏吸引力,有人說動作類型的動畫長片本來就不太可能在美國市場成功,有人說東方的題材,用西方的方式說故事本身就有問題,也有人說或許是故事本身就不吸引人,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個挫敗鐵定對剛走過財務危機的Imagi會有重大的影響.

Your thoughts?

19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美版跟日版預告片作過比較之後
就發現美國版預告片實在讓人提不起勁.....

Anonymous said...

预告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即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旧的感觉也完全找不到了。一点想看的欲望都没有。

d said...

腳底會噴火的不一定是原子小金剛,也有
可能是妖魔鬼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5_trZVmk88

anan said...

我覺得手塚大師的漫畫形塑成3d,這件事,別說西方人,就連我這個手塚迷都覺得手塚精神被消費了......這種難過的情感就像我看到有人重畫BLACK JACK一樣....

Anonymous said...

其實手塚的astro boy 也從西方的好萊塢的迪士尼(米老鼠?)擷取靈感與元素,但是差異是手塚和日本花許多時間發展出一套屬於日本獨特氛圍的動畫風格.甚至影響後者至今,astro boy演變成可以代表日本動畫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文化符號,它也承載了許多人的兒時記憶,現在好萊塢近乎取巧的直接拿這個符號來做商業電影,再快速資本電影體制下根本很難超越原作的代表性,就算票房得利,不見得能將日本動漫的靈氣帶走.還有3D和2D本來就有各自的特性,西方側重光影,東方偏重線條,astro boy再2D線條表現上是非常有力而經典的.除非好萊塢能用3D特性表現的更加獨特,否則是很難超越,甚至就只是在消費用錢買到手的一個經典偶像而已

d said...

日本和美式的表演方法也有很大的差
別,日本的沒有很多手勢、但可以深
入人心,敝人覺得美式表演反而沒有
特色,會抽離人性。聲音包含"靜音",
這在東方可以做到,可是西方往往都
是個人藝術類電影才有得發揮,或是
歐洲片。

小金剛或許是比較寂寞的,因為它的命
運或是巴拉巴拉的,如果小金剛的氛圍
有半個"阿基拉"的孤獨,我想就會成功
吧,可是成功過的美國模式卻不敢這樣
做。

товарич Viktor said...

我覺得各位要是看的是大駱駝鑑再評析所謂東方或日本美學 無可厚非
但今天的主題是阿豆幕耶!!
我反而覺得手塚是日本黑心省格動畫的始作俑者
再者 3D阿豆幕在表演上完全沒有Disney's heritage,
大家數數看一個動作有幾個take就知道(我是說前期動作 不是鏡頭)
我覺得 這才是動畫上面的問題吧

anan said...

樓上的先研究一下手塚跟日本動畫歷史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再開罵比較讓人信服的....連宮崎駿都稱之為神的手塚....是省格...還是在最克難的日本動畫起步之間打拼,造就之後的一片樂土....想想吧....

一直強調技術的你,讓我想起雷霆戰狗,那過度壟長賣弄的爆破場面,動畫並非玩車,光技術就可以決定生死的,聖誕夜驚魂如果真用3D做....我一定拒看的....

Anonymous said...

日本黑心省格動畫的始作俑者??每次看到你的回應總是充滿貶意.以當時來說相對於美國迪士尼,應該沒有幾個國家能有一樣的資源照迪士尼的格數做動畫,省工偷懶的心態也好,日本動畫也得以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之下發展出自成一格的動畫製作方式.
宮崎駿也對這種有限動畫嗤之以鼻,但是卻無法否定手塚的地位,因為如果當初沒有手塚開這個門,日本動畫也許無法發展成現在..至今有限動畫的觀念對於資源有限的製作人仍有相當大量的啟發與應用.有限動畫就因動作表現有限,鏡頭的運用,動靜畫面的節奏,聲優的應用也都發展出互補的獨特方式.而有限動畫那靜態的時間,也給觀者開放式的想像空間去補完動態的不足或情感.
全動畫和有限動畫,東方與西方風格發展至今,已經是文化與美學的超大題目.早已無法客觀的說單方面的好壞,astro對於亞洲人或日本人來說,已經是很深刻的文化符號,就算交給Disney,pixar或DW去製作3D,相信也很難取代原本的地位.
意馬的astro我已在戲院看過,敘事和動作都屬水準.但是也許像版主的文章一樣是宣傳問題導致票房,或是內容面或文化面的問題.是稱職的電影商品也好,或是經得起考驗的經典作品也好.反正青菜蘿蔔口味不同各有所好,有人喜歡就好

(大駱駝鑑是啥我倒第一次聽過,如果是孤狗上的那些,那我相信應該只有你看過)

товарич Viktor said...

既然提到limited animation 我覺得還比較有討論的價值
我完全不是技術人員 只是將動畫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論衡
所以我認為把阿豆木納進東/西美學這種死胡同討論是沒結果的

我可以同意虫プロ的作品可以用limited animation來談論 而它的影響也不亞於UPA
但問題就在於UPA的一拍二(甚至一拍三)與風格化的背景
反而更能明顯用動作突顯角色的性格
在省錢省很大的前提下 對我來說
這比背景畫很大一張平移 角色只有頭髮風吹cycle更吸引我

這也是我用黑心省格動畫而不用limited animation 因為我不是指虫プロ的作品 而是以降的日本電視動畫失敗作
UPA創造了風格化又效果好的limited animation 但要說美版黑心動畫就要算到Hanna-Barbera Studio 頭上....

товарич Viktor said...

總結我的論點就是 如果有人覺得UP比意馬阿豆幕好看 對於動畫導演或動畫師而言
研究表演這一項的意義遠大於文本分析
UP角色的aniticipation讓我大開眼界
我覺得 這就叫有把故事說好

劇本的事 台灣反而花太多心機在搞

我隨時語帶貶意是因為我學的是藝術批評 而不是批評的藝術 請各位海涵

Lo said...

哇~~ 看大家批評的口沫橫飛的,
到底有幾位是真的看過電影後不喜歡的?
還是只是先入為主的排外心態?

意馬今天的廣告或人物造型沒有辦法吸引大家去戲院看是他們自己的錯, 但不代表整部電影本身擺不上檯面吧?

我本身看過了, 因為沒有任何期待, 反而覺得"比想像中好很多" 不知道其他看過的朋友是什麼感想呢?

Lo said...

我覺得有個更另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今天香港試著用美式的Storytelling style,
又用亞洲人熟知的人物, 好像都有顧到, 理論上應該是國際市場的票房保證, 但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 回頭再為自己想一想, 當台灣動畫技術成熟時, 究竟要用什麼模式打入國際市場呢?

Anonymous said...

看來這篇越來越熱鬧了,其實無論站在單純動畫的觀點,或是站在文本的觀點,都有其目視可到的的地方,但是也有其死角.就動畫藝術的角度,將astro來比較東西方的culture是沒有太多意義的!但是如果站在亞洲文化的角度,它的確變成一種符號,隱性的影響後來的許多視覺文化和創作.
有限動畫的確有很多黑心的快速動畫.尤其至今日本電視動畫,在日本龐大的快速動漫資本市場下,有許多品質低劣又言之無物的動畫.那些就只能少看為妙..
意馬的Astro我說過得確各方面都是水準,也的確反應美國的contents.Astro在日本筆下比較像初生的嬰兒在二元人性與機械中扎掙扎.在美國筆下就像叛逆的青少年急著想尋求自我認同,但也許我年紀比較大,或是比較喜歡站在小眾純電影的觀點.我還是喜歡日本的呈現.它有一種極端的樂天勇敢和極惡矯飾.看起來是出乎意料的.相較之下好萊塢的astro仍然有一套公式在駕馭.除了娛樂性之外,真的很難感受到其他部分.
劇本台灣於其說花太多心機我認為不如說急著想到大小通吃,文本沈澱不夠真誠.而台灣動畫究竟要用什麼模式打入國際市場,這個的確是很好的問題...不過我想大概只有背後口袋夠深的金主說了才算吧..

Be said...

我不是行內人,不懂用專家口吻去批論什麼,
單純的以觀眾心態,走進戲院,欣賞這動畫電影。

感想是,喜歡,很喜歡,比預期中感受到更多。

親情,友情,人性善惡,一樣從電影中被觸動挺深的。
細心看看畫面,香港動畫師的水準提升到這個水準,其實很感動。
但硬將3D化與漫畫化互相比較,根本無話可說。

制作團隊的努力也令我感動。:)

Anonymous said...

所以從以上的結論
沒看過日本原版的可以去看好萊塢的小金剛
看過日本原版的最好不要去看 免得一肚子火

mariogan said...

我也是没有带着任何期望去看的,结果看了很喜欢。不说商业角度不说原版不原版,看着香港的动画师有此水准了,我也被激励了起来,明天要更加油了!

Rimui said...

我是原版ATOM迷的觀眾,很樂意看到3D版的電影,甚至很期待,不過看到小金剛造型後就冷感了

Dzogchen said...

流暢度.繪格數夠...真的就代表是好動畫?
難道美式動畫能提的就只有"流暢度"?


我想阿童木這部片視覺美術沒什麼問題.

重點是看的人~早都已經習慣這種好萊塢劇情模式.甚至對白.眼神..等
幾乎從頭到尾都是好萊塢映像的影子.
像這樣 run希望"看的人"能期待什麼呢?

影片應該要有勇氣創造阿童木自己獨有的氛圍!
(~~~這才能與原創者的精神結合一致)


p.s我強烈支持 3D的原子小金剛.以"創造"角度來看.認為原子小金剛只能存在2D則是某些人懦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