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08
動畫影片預算
Captain Capitalism製作了這個互動式的表格,讓你可以看到從20年代到現在的動畫片預算狀況,也可以比較每一呎,或是每一格花了多少錢製作,相信之後會陸續增加更多影片的預算數字,在Captain Capitalism的部落格中,也有許多預算或是薪資的相關討論,非常值得閱讀,下面則是動畫史上動畫人的薪水高低狀況:
這些資料顯示了一些有趣的數字:
40年代的經典動畫長片-Pinocchio(小木偶) 預算在通貨膨脹調整後是US $33,360,048,等於每秒花費了US $6,318 (TWD $211,180)。
而1999年的Tarzan(泰山),每秒的成本暴漲了5倍(80年代後即使將預算加上通貨膨脹計算,也可以看到數字變成好幾倍),變成US $30,459 (TWD $1,018,100)。
2002年的Treasure Planet(星銀島)同樣貴,每秒成本為US $27,971 (TWD $934,930)
上面幾部是院線的動畫長片,而2002年在DVD上發行的仙履奇緣2:美夢成真(Cinderella II: Dreams Come True),預算是US $5,694,104(通貨膨脹計算在內為TWD $190,330,000),每秒成本為US $1,300 (TWD $43,452),大約是戲院長片的21分之一。
至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霍爾的移動城堡,預算為US $25,000,000(TWD $835,620,000),每秒成本約US $3,531 (TWD $118,020)。
電視卡通的話,像是海綿寶寶(Sponge Bob Square Pants),每秒成本為US $390 (TWD $13,036)。
至於薪水的話,可以看到Ward Kimball,這位笛士尼的動畫大師,Nine Old Men之一,1939年(也是他在製作Pinocchio擔任動畫導演的時候)的薪水有周薪US $2,192(調整通貨膨脹後的數字,TWD $73,268)。
到了2007年,我們看到工會規定的directing animator最低薪水是US $1,690 (TWD $56,488,月薪約TWD $225,952),假設動畫導演實際領的都比最低薪資高的話,跟40年代的薪資比較起來,好像也沒有差太多(甚至變低),可是80年代後即使通膨算在內,影片的預算不是都漲了好幾倍嗎?那麼這些錢不是到員工身上,都到哪去了?我遺漏了些什麼嗎?
11/23/2008
機械雞 Robot Chicken
Robot Chicken(機械雞)是Sony Pictures Digital發行,Stoop!d Monkey,ShadowMachine Films,Williams Street這幾家公司製作的停格動畫(stop-motion)動畫影集,得過艾美獎,在Cartoon Network上面的Adult Swim時段放映,Seth Green和Matthew Senreich是這個節目的製作人也兼編劇,動畫內容偏向成人喜劇的趣味,以短喜劇(Sketch comedy)的方式呈現,電視首映是在2005年初的時候。
動畫內容以及風格上主要以嘲諷當代流行文化為主,動畫上則大量使用玩具,人形公仔這些現成物當作動畫的素材,即便如此,動畫水準非常地高,影片中一些段落也非常地有創意,像是下面這些。
2007年時Robot Chicken製作了一集30分鐘的星雞大戰,George Lucas,Mark Hamill,Billy Dee Williams,Ahmed Best這些明星也都參與配音,影片獲得艾美獎,第二集最近上映,下面這些youtube影片是這兩集的精采段落。
動畫內容以及風格上主要以嘲諷當代流行文化為主,動畫上則大量使用玩具,人形公仔這些現成物當作動畫的素材,即便如此,動畫水準非常地高,影片中一些段落也非常地有創意,像是下面這些。
2007年時Robot Chicken製作了一集30分鐘的星雞大戰,George Lucas,Mark Hamill,Billy Dee Williams,Ahmed Best這些明星也都參與配音,影片獲得艾美獎,第二集最近上映,下面這些youtube影片是這兩集的精采段落。
11/15/2008
11/09/2008
週末短片欣賞 Rocket Jo
Rocket Jo是法國動畫師Julien Charles為French TV network France 3製作的一系列短片,共52集,每集約1分鐘,故事關於主角發明了一個飛行背包,不過每次嘗試飛行時總是出錯所發生的搞笑情節,雖然影片只有一個人物,背景只有單純的藍天,不過動畫非常地棒,poses也非常好看,想像製作這類卡通化的誇張動畫一定非常有趣。
這個連結可以觀賞其中一集,而Julien Charles的部落格也有許多關於Rocket Jo的資訊。
11/08/2008
Pixar's "Up" teaser
TodaysArt
同樣是Pablo Valbuena的作品,相同的技術,只是這次變成室內的裝置。
在荷蘭海牙舉辦的TodaysArt國際藝術節是一個跨領域的現代藝術呈現,各國來自音樂,影像,電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劇場,現代舞的創作者在這裡用他們的作品傳達他們對藝術的定義,what Art is Today,更多影片可以在TodaysArt的youtube頻道觀賞。
在荷蘭海牙舉辦的TodaysArt國際藝術節是一個跨領域的現代藝術呈現,各國來自音樂,影像,電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劇場,現代舞的創作者在這裡用他們的作品傳達他們對藝術的定義,what Art is Today,更多影片可以在TodaysArt的youtube頻道觀賞。
11/03/2008
11/01/2008
海角七號 觀後感
網友的推薦,看了海角七號這部影片,這部成本5000萬(美金1.5個million)的影片,賣座數億元,破台灣影史數項紀錄,從某個角度來看,票房證明它是成功的,到處都聽得到關於這部影片的正面評價,因此我就不再錦上添花,這裡只說說自己看完影片後的一些想法,如果不願聽到這部片的負面評語,請跳過這篇文章:
主角從頭到尾被塑造成一副憤怒青年的樣子,好像玩band的都得要這個調調才cool,大概沒有比這個更科板印象的了,問題是,他在憤怒些什麼,他在台北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決定離開鄉下?這個背景應該是他性格轉變的依據,可是在影片中似乎看不到這個依據,他跟女主角感情的基礎又是什麼?是什麼讓這兩個人從原本相厭變成相愛?講白一點,試想想如果男女主角沒有上床那一段戲的話,你會覺得兩個人的感情轉折有任何說服力嗎?
相同地,女主角好像也是這樣,部分因為語言的關係,演技實在生疏,性格上面,似乎應該要塑造的是從一開始無法接受台灣這個對她而言陌生的地方,到認同並懂得欣賞這塊土地,所以才會留下來,而不是從頭到尾一直對其他人充滿敵意,結果跟男主角發生關係後,突然就在乎原住民的項鍊代表什麼涵義了。
影片中出現許多有趣的角色,讓大家感覺這些人物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樣的安排好處是每個人物都因此更加生動,壞處是提到卻不說清楚,讓人感覺困惑,舉個例子,像是旅館打掃工說她作了對不起她祖母的事,所以無法替她們轉交信件,這段台詞的唯一目的只是在讓之後男主角親自送信變得合理一點,順便製造終場男主角演唱會可能缺席的些許危機,問題是卻留下另一個人物交代不清。
郵差其實是個非常好的象徵工具,信代表了一種溝通的工具,影片的母題應該是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間的溝通問題,就像Michael Arndt (writer)的影片Little Miss Sunshine一樣,他們那輛破車事實上代表了他們的家庭,唯有像結局一樣同心協力,車子才走得動,海角片中其實也可以利用主角不願送信到送信的轉變當作性格轉變的象徵,結果反倒是安排讓別人替主角送出這些信件,白白浪費這個意圖傳達的機會。
聽過不只一個人說這部影片很台灣,很多趣點大概只有台灣人可以理解,可能外國人會看不懂云云,不過我覺得電影是人的故事,人的感情是沒有國界的,或許一些笑料可能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無法讓人理解,不過影片的重點在角色上頭,感情傳達如果成功的話,即便觀眾是外國人,他們也會”在乎”這些人物的。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明明是個國家公園,吵鬧的搖滾樂,性感的比基尼女郎,喀藥,衝浪,夜市,點綴著這個更像邁阿密海灘的地方,台灣融合了許多後現代的特點,原住民,本土,新移民,中國,愛台灣,崇日,崇洋,拜物,在看似多樣化的環境中自我矛盾,自我衝突,似乎也在自我毀滅。
延伸閱讀:
《海角七號》喜歡,還是非常喜歡?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