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的政治頃向為何,都不能否認中國現在已經變成左右世界動態的重要國家,不過在這個崛起的背後,仍然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存在,這篇美國新聞週刊上的文章有精闢的解析-「雖強大卻也脆弱的大國之崛起」,The Rise of a Fierce Yet Fragile Superpower,以下是翻譯:
中國競昇强權大國之列已經不是預言,而是現實了,而現在,我們,還有他們,要知道如何管理這個勝利的成果。
對美國人來說,2008是個非常重要的選舉年,不過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他們大概會將這年視為中國站到世界舞臺中心的轉淚點,奧林匹克對中國來說像是慶祝這項成就的舞會,之前大家猜測中國會變成世界強權,現在看來這已經是事實而非預言了,經過許多國際事務的考驗,中國目前已經變成全球第二重要的國家,舉例來說,過去這年(2007)中國在全球成長上的總體貢獻比美國還多,這是至少1930年代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情,它同時也變成全球最大的消費國,在5類民生必需品中就有4類的消費超過美國,更不用說能源還有工業原料了,在幾個月前,中國也變成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產生者,不管是貿易上、全球暖化議題上、達佛或北韓關係上、中國已經變成新的關鍵角色,沒有他的話,實現長遠的解決方案似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中國人似乎不是這麼看待自己的地位,Susan Shirk最近出了一本關於中國的書,書名叫「脆弱的強權」,我們大概可以一虧究竟中國的狀況,不過當他在美國出版這本書時,每個人都問他 ,脆弱?中國感覺起來一點都不脆弱啊!另一方面,在中國,每一個人也都懷疑,強權?中國不算強權吧!
事實上中國兩者兼具,而中國的脆弱跟他的快速崛起有著很大的關係,Lawrence Summers(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在柯林頓任內擔任財政部長)最近提出一個論點,歐洲人在工業革命時,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從出生到死亡(40年)大概成長了50%,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以他的計算結果顯示,一般中國人平均一生裡,生活水準大概提昇了10,000%,中國的成長規模和速度都讓人嗔目結舌, 所影響的範圍也前所未見,這大概在歷史上第一次發生這樣的狀況,在20年內,中國經歷了歐洲花了2個世紀才累積的工業化、都市化、和社會改革成果。
回憶一下30年前中國的狀況,中國那時是個殘破不堪的極權國家,是世界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才剛剛渡過摧毀學校、破壞工廠的文化大革命,不過至此之後,4億的人口脫離貧窮,這個數字占了上個世紀全球貧窮指數下降率的75%,這個國家建造新的城市、馬路、海港,未來的計畫也巨細靡疑。
目前為止,北京政府在順遂的環境之中試圖平衡經濟成長與社會秩序,這些挑戰充份展現著政府的執政能力,中國仍然是個中央極權的國家,不過他們在某些方面也已經自由許多,這些成就應該連John Locke或Thomas Jefferson都會稱許的,中國人現在只要願意的話,可以工作、旅遊、擁有私人財產、並且有更寬鬆的宗教信教自由,當然這樣著成果仍然不夠,不過也算是了不起了。
不過對中國來說,這股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前進力量是否會持續仍舊是個問題,這是個不管是在西方或是本國都會被問到的實際問題,這個國家的主要問題不在他是個共產主義的壞蛋,而是整個國家逐漸地失去控制,成長讓地方擁有更多的權力,導致去中心化現在變成中國人的生活現實,舉個例子,中央的徵稅比其他國家都低得許多,這是一個可以看出他們弱點的指標,另外,從許多議題中可以看出,像是減緩貸款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這些中央頒行的規定常常遭到地方的漠視,當中國將價值鏈分析向上提昇時,貧富差距因而嚴重擴大。中國一大部份的經濟和社會版圖都不在共產黨控制之中,演變成精英技術官僚主宰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
政治改革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之一,中國需要一個更開放,更可靠,更有效率的政府結構,一個可以控制住這個逐漸失序,卻逐漸擁有更多權力的社會,這個改革仍然在討論的階段,也是個在北京最高層充滿爭議的議題。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期刊中,一位原本是銀行行員變成中國專家的學者-John Thornton,他分析北京政府如何踩著猶豫不過卻明確的步伐朝向更加法治化也更可靠的政治制度邁進。
中國體認到自身的弱點時,也讓它的外交政策蒙上一層陰影,以強權國家的角度來看,它實在非常獨特,在現代史中,他是唯一一個同時富有(總體而言),也貧窮(個人)的國家,它仍然將自己視為開發中國家,因為中下階級仍然占了社會結構的大半,中國將許多他們壓制的議題視為有錢國家才會有的毛病,像是全球暖化和人權(當提到要中國更開放時,他們也憂心要開放的是他們那個不民生的政治結構),不過這都在改變,從北韓到達佛和伊朗問題,中國慢慢表現出他想要在國際社會之中扮演看守人的角色。
一些學者還有政策智庫(和一些國防部的將軍)預言未來強權之間的衝突,甚至是戰爭,他們說,看看歷史,當一個新的強權崛起時,它不可避免地破壞了原有的權力平衡、擾亂了國際的勢力均衡結構、想在國際舞臺中佔有一蓆之地,這當然不可避免地挑戰了原本最強勝的國家(就是我們美國),所以,中美衝突是一定會發生的。
不過雖然有些強權走的是納粹德國那般的崛起模式,另外也有些是像現今德國或日本這樣的溫和崛起模式,美國當初變成世界最強勝的國家,將英國推到老二的位置時,也沒有和他們發生戰爭,所以,中美之間的衝突和競爭,特別在經濟的領域上,雖然一定會有紛擾,不過這競爭最終會不會變質仍取決於外交決策,而這些決策,華盛頓政府和北京政府將會在下一個10年內決定。
在另一篇外交事務文章中,普林斯頓大學的John Ikenberry特別指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今世界秩序能夠維持是因為中國和平崛起的關係,這個秩序,他認為是整合著的,規則為本的,有著寬廣且深的基礎,對中國來說,如果依循著這個秩序,中國能夠取得非常大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使用核武則如同自殺的互相毀滅。簡單地說,今天的西方世界秩序非常難顛覆,不過卻非常容易加入。
中國顯露出許多了解這個道理的跡象,就像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所說的觀念-「和平崛起」,代表著中國企圖進入這個世界秩序之中,而非擾亂它,中國政府也試圖教育民眾這個議題,因而在去年出版了12部的紀錄片-「大國崛起」(The Rise of Great Nations),影片的中心主旨-「是市場而非王朝決定了一個強權的延續」。
雖然目前中國崛起仍以和平以及合作為主導力量,不過仍有一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負面的結果,當中國愈加強大後,民族自信與國家主義也愈加蓬勃,這在08年的夏天奧林匹克會完全表現出來,北京認為美國希望他會遭到輟敗,而同時,華盛頓這邊對要跟另一個強權分享國際霸者的權力顯得不大適應,另外其他一些可能的衝突點像人權議題、台灣問題、或是無法想像的意外都有可能演變成非常糟的結果,2008是屬於中國的一年,這也是我們該草擬一份嚴肅地對中政策的時候了。
12/29/2007
12/22/2007
Rhythm & Hues在印度
另一篇最近在NPR的文章同樣跟印度動畫產業有關-「一格接一格地,動畫產業搬到印度去」(Frame by Frame,Animation Moves to India),文章以最近兩部新電影-The Golden Compass(黃金羅盤)與Alvin and the Chipmunks(鼠來寶)為例,說明美國動畫外移印度的狀況,以下是翻譯:
假設這個週末你陪孩子去看電影的話,很有可能你看的電影一部分是印度做的,像是黃金羅盤與鼠來寶這兩部電影,其中的電腦動畫都是在印度孟買(Mumbai)所生產。印度逐漸在國際文化市場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腳色,而動畫也不例外,像是總部在洛杉磯的Rhythm & Hues(節奏與色彩公司),它不光只是位於老萊塢的公司在製作影片,位於印度的分公司也同樣在努力貢獻著,位於印度的員工藉由視訊會議和總部聯繫,將這兩個相隔兩萬多公里,跨越12個時區的辦公室連結起來。
黃金羅盤的影片監督(sequence supervisor)John Peskavich說,因為修改的關係,圖片在這兩地之間不斷傳送著,雖然不能跟同事坐在一起,但卻可以同時看著相同的影片片段討論。
動畫師Payal Danil說,他希望在鼠來寶工作的經驗可以有召一日貢獻在印度本國的影片上頭。當鼠來寶完成後,洛杉磯還有孟買的公司甚至一起藉由視訊會議共同舉辦一場慶功宴,不過慶祝完之後,孟買的員工們接下來要忙碌於Mummy 3還有The Incredible Hulk這幾部影片。
註記:最近另一個美國動畫公司與印度牽扯上關係的新聞則是夢工廠(DreamWorks)與特藝彩色(Technicolor/目前是法國湯姆生娛樂(Thomson SA)的子公司)要在印度製作動畫,他們將共同協助在班加羅爾的Paprikaas Animated Film Studio製作動畫。
假設這個週末你陪孩子去看電影的話,很有可能你看的電影一部分是印度做的,像是黃金羅盤與鼠來寶這兩部電影,其中的電腦動畫都是在印度孟買(Mumbai)所生產。印度逐漸在國際文化市場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腳色,而動畫也不例外,像是總部在洛杉磯的Rhythm & Hues(節奏與色彩公司),它不光只是位於老萊塢的公司在製作影片,位於印度的分公司也同樣在努力貢獻著,位於印度的員工藉由視訊會議和總部聯繫,將這兩個相隔兩萬多公里,跨越12個時區的辦公室連結起來。
黃金羅盤的影片監督(sequence supervisor)John Peskavich說,因為修改的關係,圖片在這兩地之間不斷傳送著,雖然不能跟同事坐在一起,但卻可以同時看著相同的影片片段討論。
另外,Rhythm & Hues印度分公司的總經理Preshant Buyyala說,印度的分公司不是一個沒人性的加工廠,Rhythm & Hues在印度孟買開分公司是因為面臨來自加拿大或英國這些提供相關行業稅率優惠的國家來的激烈競爭,我們之前做的東西很多都跑到英國去,我們發現愈來愈難維持競爭力,所以他建議總公司在印度開設一家分公司,因為印度人說英語,而且成本非常有競爭力。
Rhythm & Hues印度孟買分公司的會議室當網路可以輕鬆地將巨大的檔案在不同國家之間傳輸時,Rhythm & Hues希望也可以因此成為印度不斷成長的動畫產業之中的一員,印度的電影工業已經非常巨大了,不過主要都是真人電影,根據Pixel,一家市場分析公司的估計,在數年之內,印度的動畫產值可望超過10億美元,Rhythm & Hues在印度孟買的分公司目前有200位員工,他們預計在海得拉巴(印度第五大城)再開設另一家分公司。
Rhythm & Hues印度孟買分公司目前有200位員工註記:最近另一個美國動畫公司與印度牽扯上關係的新聞則是夢工廠(DreamWorks)與特藝彩色(Technicolor/目前是法國湯姆生娛樂(Thomson SA)的子公司)要在印度製作動畫,他們將共同協助在班加羅爾的Paprikaas Animated Film Studio製作動畫。
12/16/2007
獵龍人 Dragon Hunters
明年另一部令人期待的動畫長片-獵龍人(Dragon Hunters(英文片名)/Chasseurs de Dragons(法文片名)),原本由法國導演Arthur Qwak創造的電視2D卡通影集,這次則是電腦動畫版的長片,由Guillaume Ivernel和Arthur Qwak共同執導,預計明年三月在歐洲上映,預告看起來非常棒:故事關於一位叫Zoe的女孩子,她相信傳說中的故事,並且為了幫她的叔叔擺脫一些怪物(龍)的困擾,她踏上旅程並遇到Gwizdo和Lian-Chu這兩位屠龍者...。
參考:Dragon Hunters官方網站,上面有另一段更新的預告片。
參考:Dragon Hunters官方網站,上面有另一段更新的預告片。
12/15/2007
好萊塢進軍寶萊塢
上一篇文章關於印度動畫產業以及企圖往國際發展的狀況,不過另一方面,由於印度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未來的潛力,好萊塢許多製作公司也想進去這個市場,而這一篇在美國公共電台(NPR)網站的文章-好萊塢進軍寶萊塢(Hollywood Looking for a Piece of Bollywood Action),則是關於好萊塢電影公司想要打進寶萊塢市場的狀況,以下是翻譯:
印度這個10億多人口的國家由兩個娛樂所主宰-板球和電影,看電影對印度家庭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活動,座位通常都是指定的,就像美國人在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場或是百老匯戲院一樣,電影通常會有中場休息,攤販們販賣著三明治,咖喱角,當然也一定會有爆米花,週五夜晚一個三人樂隊在孟買的一家戲院大廳演奏著。
雖然好萊塢喜歡將自己視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城,或是最大的影片輸出中心,不過事實上這些10億多的印度人在看的影片都是印度本土電影工業所出產的,這個巨大的娛樂事業體有些人將其稱作寶萊塢(Bollywood),每年出產的電影量是好萊塢的兩倍,當然,可想而知,好萊塢也因此想分一杯羹。
首先,當然好萊塢會用它們在其他國家所使用的技倆來推銷它們的電影-直接將那些好萊塢大片配上當地的語言,不過這樣的方式只帶來有限的效果。新力影業(Sony Pictures)印度分公司的總裁Uday Singh說:「文化上,印度人比較喜歡本土的電影還有明星,就像印度人比較喜歡印度人的食物一樣,在這,百分之95的市場都由本土電影所佔據,所以要是你想在這出頭,你就一定得配合這裡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新力影業變成第一家製作北印度語(Hindi)電影的好萊塢大公司,他們選了一部叫做「親愛的」(Saawariya/Beloved)的劇本,一部改編自Feodor Dostoevski的短篇故事-「白色夜晚」(White Nights)的浪漫愛情故事,在紐約,新力影業的主管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新力並且安排這部影片在印度萬燈節(Diwali)的週末上映,萬燈節在印度就像美國的聖誕節一樣,是個非常大的電影檔期,不幸的是,這次萬燈節容不下兩部大片同時上映,這個週末,另一部由印度最紅的明星之一主演的電影-Om Shanti Om也同時上映。
換句話說,它就像是好萊塢的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那麼符合大眾的口味一樣,反觀新力影業第一部進軍印度市場的電影-Saawariya,不但矯情做作,文學味太濃,而且就像伯格曼風格的電影一樣過於沉重,當然因此在票房上難以望Om Shanti Om的項背,印度媒體在報紙或是電視上用災難或是爛這樣的形容詞來介紹這部電影。
孟買的Film Street Journal編輯Komal Nahata說:「新力進入一個他所不了解的市場,而且他也不相信了解這個市場的人的話,不然他們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首週末兩部電影都創下印度票房的新紀錄,不過當影評出來後,票房往Om Shanti Om這邊一面倒,Saawariya的票房則一直往下掉,在一個訪問之中,沙茹克罕號召大家去看他的電影,因為他暗示這樣子才不會讓好萊塢電影征服了寶萊塢。新力的經驗給那些其他對印度電影市場有興趣的公司一些啟示,這些有興趣的公司包含了華納,福斯,維亞康姆(Viacom),以及迪士尼。迪士尼第一部印度製作的動畫長片-路邊的羅密歐(Roadside Romeo),將在暑假上映,預告片中可以看到主角-一隻叫羅密歐的狗在鏡頭前試鏡演出。
普華永道顧問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預測印度電影工業在未來四年內將會成長兩倍,從20億美元的產值增加到45億,難怪這些好萊塢大公司都想要到印度分一杯羹。雖然新力影業的嘗試不是非常漂亮,不過Film Street Journal的編輯Komal Nahata還是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嘗試,他說:「我希望這不會澆熄了新力或是其他公司的熱火,因為,每個在寶萊塢投資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不過別擔心,新力宣布說他們會在孟買拍更多的電影,甚至有人覺得未來寶萊塢的電影會跟好萊塢的電影一樣,在國際變成主流的力量。
印度這個10億多人口的國家由兩個娛樂所主宰-板球和電影,看電影對印度家庭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活動,座位通常都是指定的,就像美國人在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場或是百老匯戲院一樣,電影通常會有中場休息,攤販們販賣著三明治,咖喱角,當然也一定會有爆米花,週五夜晚一個三人樂隊在孟買的一家戲院大廳演奏著。
雖然好萊塢喜歡將自己視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城,或是最大的影片輸出中心,不過事實上這些10億多的印度人在看的影片都是印度本土電影工業所出產的,這個巨大的娛樂事業體有些人將其稱作寶萊塢(Bollywood),每年出產的電影量是好萊塢的兩倍,當然,可想而知,好萊塢也因此想分一杯羹。
首先,當然好萊塢會用它們在其他國家所使用的技倆來推銷它們的電影-直接將那些好萊塢大片配上當地的語言,不過這樣的方式只帶來有限的效果。新力影業(Sony Pictures)印度分公司的總裁Uday Singh說:「文化上,印度人比較喜歡本土的電影還有明星,就像印度人比較喜歡印度人的食物一樣,在這,百分之95的市場都由本土電影所佔據,所以要是你想在這出頭,你就一定得配合這裡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新力影業變成第一家製作北印度語(Hindi)電影的好萊塢大公司,他們選了一部叫做「親愛的」(Saawariya/Beloved)的劇本,一部改編自Feodor Dostoevski的短篇故事-「白色夜晚」(White Nights)的浪漫愛情故事,在紐約,新力影業的主管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Saawariya
新力影業的國際製作部經理Deborah Schindler說:「我想它是個原著故事的魔幻版本,它非常美、浪漫、也是個充滿激情的故事,關於年輕人追逐愛情」。電影在印度拍攝,其中一個場景有著運河和低矮的橋樑,讓人覺得像是aqua-and-blue版本的威尼斯或是聖彼得堡,也讓人想到好萊塢40以及50年代風光的時期,影片中甚至有一位情癡在雨中唱歌。新力影業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在這部影片的宣傳,有廣告看板,在新力自己的頻道上放映廣告,並且在電台上播放主題曲。新力並且安排這部影片在印度萬燈節(Diwali)的週末上映,萬燈節在印度就像美國的聖誕節一樣,是個非常大的電影檔期,不幸的是,這次萬燈節容不下兩部大片同時上映,這個週末,另一部由印度最紅的明星之一主演的電影-Om Shanti Om也同時上映。
Om Shanti Om
這部電影由沙茹克罕(Shahrukh Khan,上圖左)主演,他在印度的地位就像布萊得比特(Brad Pitt)之於好萊塢一樣,前陣子每個人都在談論一個廣告看板上,沙茹克罕穿著沒有扣上釦子的襯衫,露出他那練出來的六塊腹肌,另外這部電影的主題曲跟Saawariya的主題曲一樣紅。不過除了音樂外,Om Shanti Om還有超過30位印度當紅明星客串演出,就像印度電影史30年來的類型綜合一樣,印度人稱這種影片為Masala(混合香料)電影,意思是說它混合了各種類型電影的風格,有喜劇,有悲劇,有愛情戲,有通俗劇,音樂,還有關於轉世的情節。換句話說,它就像是好萊塢的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那麼符合大眾的口味一樣,反觀新力影業第一部進軍印度市場的電影-Saawariya,不但矯情做作,文學味太濃,而且就像伯格曼風格的電影一樣過於沉重,當然因此在票房上難以望Om Shanti Om的項背,印度媒體在報紙或是電視上用災難或是爛這樣的形容詞來介紹這部電影。
孟買的Film Street Journal編輯Komal Nahata說:「新力進入一個他所不了解的市場,而且他也不相信了解這個市場的人的話,不然他們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首週末兩部電影都創下印度票房的新紀錄,不過當影評出來後,票房往Om Shanti Om這邊一面倒,Saawariya的票房則一直往下掉,在一個訪問之中,沙茹克罕號召大家去看他的電影,因為他暗示這樣子才不會讓好萊塢電影征服了寶萊塢。新力的經驗給那些其他對印度電影市場有興趣的公司一些啟示,這些有興趣的公司包含了華納,福斯,維亞康姆(Viacom),以及迪士尼。迪士尼第一部印度製作的動畫長片-路邊的羅密歐(Roadside Romeo),將在暑假上映,預告片中可以看到主角-一隻叫羅密歐的狗在鏡頭前試鏡演出。
Roadside Romeo
迪士尼跟新力影業所採取的策略不同,因為印度的動畫長片工業才剛開始發展,而迪士尼則是以製作動畫長片聞名國際,所以迪士尼所採取的方式是它先和在印度知名的電影公司-雅什拉吉影業(Yash Raj Films)合作製作影片。雅什拉吉的總裁Sanjeev Kohli說:「動畫對我們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我們感覺有這個需要和這個產業的佼佼者一起合作,同時這也可以增加我們影片的價值,而迪士尼當然是最佳的夥伴人選」。普華永道顧問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預測印度電影工業在未來四年內將會成長兩倍,從20億美元的產值增加到45億,難怪這些好萊塢大公司都想要到印度分一杯羹。雖然新力影業的嘗試不是非常漂亮,不過Film Street Journal的編輯Komal Nahata還是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嘗試,他說:「我希望這不會澆熄了新力或是其他公司的熱火,因為,每個在寶萊塢投資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不過別擔心,新力宣布說他們會在孟買拍更多的電影,甚至有人覺得未來寶萊塢的電影會跟好萊塢的電影一樣,在國際變成主流的力量。
印度動畫長片大鳴大放
印度、台灣、以及一些亞洲國家在動畫產業上都有一些共同點,都在努力擺脫代工業的行列,企圖自製本土題材的影片,不但想在國內出頭,也想在國際上發光,不過印度跟台灣不同的是它已經有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以及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一篇在AWN上關於印度動畫產業的狀況談話,由Lisa Goldman報導-印度動畫長片大鳴大放(Indian Feature Animation Explodes),以下是翻譯:
在2005年時,一部名為「哈奴曼」(Jai Hanuman)的動畫長片在印度爆紅,小朋友和家長深深地著迷於這部電影,因為這部影片的票房成績,許多印度製作公司因此也打算加入戰局,不過事情沒有這麼容易,想要獲得印度10億多人口的青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印度的市場非常的分歧,印度共有28個州7個區域,各州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方言,不過挑戰不只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一些商務上的困難也有待解決,像是發行影片非常困難,除非你有寶萊塢那些大明星當配音,另外即使未來充滿潛力,影片租借與販售系統仍舊非常不成熟,另外盜版也是個問題。
我所認識的印度朋友都在談論動畫長片,也都正在參與至少一部長片的製作,所以我和這些朋友聊了一下,看他們對這個現象有何看法,這些是訪談的來賓:
Elizabeth Koshy:Animation Dimensions LLA的總裁
Simi Nallaseth:Epiphany Films的創意總監和動畫導演,她是Dream Blanket的導演並且和另外一個人共同撰寫這部影片的英文劇本,她也在Ice Age之中擔任動畫師的工作
Kireet Khurana:2nz Animation Co的動畫導演
Munjal Shroff:Graphiti Multimedia, Pvt. Ltd.的執行長
Ashish S. Kulkarni:Anirights Infomedia Pvt. Ltd.的總裁
Lisa Goldman:為什麼「哈奴曼」獲得這麼大的迴響呢?
Simi Nallaseth:2005年時,經過一些非常糟的動畫長片之後,「哈奴曼」終於在票房上獲得勝利,它有還可以接受的手繪動畫品質,影片中一位叫作「哈奴曼」的可愛神仙深受小朋友的歡迎,再加上影片的音樂非常吸引人,所以造成它的成功,印度人對他們的神話還有諸神們的故事非常著迷,特別像是「哈奴曼」這位像是超人一般的神祇(印度史詩之中的神猴,類似孫悟空),所以可以說「哈奴曼」神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讓寶萊塢那些製片人開始注意到動畫。
Ashish S. Kulkarni:這些在印度傳統之中的人物在觀眾心中有著非常強烈的印象,這些關於印度神祇的故事5000多年來都是靠著口述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去,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商標性質,而這些故事也可以用動畫表現出來,它同時讓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使用不同的方式設計這個故事,而在相同的題材之中更自由地表現出不同的風貌。
Kireet Khurana:「哈奴曼」的成功說明了與印度觀眾的情感連結是多麼地重要,影片的品質並不是最重要的,觀眾要能夠對故事或者是人物能產生共鳴才是重點,它的票房成績超過之前所有迪士尼影片在印度的票房,本土化是關鍵。
Elizabeth Koshy:這部電影映證了印度動畫題材的成功,讓許多公司大感意外,原來動畫在印度也是可以有發展的空間,似乎印度觀眾對影片中有神的故事都會接受,畢竟我們是個信仰宗教的國家。
LG:在這個市場之中有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呢?
KK:印度這個國家擁有許多不同的文化,我們有14種官方語言,超過1,400種的方言,想要用一種文化套在所有觀眾身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在商業考量上,發行系統還是個大問題,因為整個市場還不成熟。
SN:大部分的寶萊塢製作人在「哈奴曼」成功之前對動畫長片缺乏興趣,因為一部動畫長片的成本通常是真人電影的四倍,拍一部不錯的動畫長片通常得花上四年的時間,而拍攝真人電影一年就可以完成,動畫製作人所需要的長遠眼光通常是那些偏好享受立即報酬的真人電影製作人所缺乏的,不過有時也有例外,像是我們這部影片的製作人-Ronnie Screwvala,她是UTV Motion Pictures的創始人,同時也兼董事長,她對動畫這們藝術非常感興趣,並且敢資助一部需要三年時間製作的影片,期望打開印度市場。
EK:要開發印度動畫長片市場有許多困難,像是人力資源方面,那些宣布開始製作的動畫長片數量遠遠地超過人力市場上可以供應的動畫師,另外在故事上面,大部分的影片都偏好傳統神話故事的題材,不過我們需要遠離那些故事,而將我們的創意發揮在不同的類型之中。影片的數量也需要控制,因為這是個新的發展空間,所以大概需要一些時間讓市場回到正常狀態,製作的效率因而才能提昇。
ASK:我認為面對印度市場最大的挑戰是缺乏那些擁有製作長片動畫經驗的人才,其次,動畫劇本的製作需要有一些革新,這部分大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去適應,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印度動畫劇作家產生,第三,動畫製作公司仍然在學習如何熟悉動畫長片製作流程,這只有靠經驗才能完成,特別的是,印度真人影片的製作流程都是在非常小心的態度下,嘗試錯誤之中學習而來的,因此,這些流程都非常經得起考驗,我相信他們之後一定也會遇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困難。
LG:你們認為印度動畫長片現在的程度如何呢?
EK:大家都說印度動畫工業成長驚人,畢竟這裡有10億多的人口需要滿足,但現階段卻沒有足夠的內容可以提供。
SN:在2007年時,印度的動畫工業只是個在學習走路的小嬰兒而已,有時候會製作出非常糟糕的動畫長片,讓我們難過不已,不過在2015年之前,這個小嬰兒不但一定會走路,而且也會展翅高飛,整個產業確實成長快速。
ASK:目前因為對印度動畫長片的口味仍然絕佳,所以影片的市場表現應該都會不錯,這些影片會在往國際發展之前先在國內站穩住腳,不過在往國際發展之前,仍需要許多時間。
KK:史無前例地,過去一年之中共有71部動畫長片宣布開始製作,不過以之前的經驗,我估計大概只有一半的影片能安排戲院放映,之後每年大概都會有8到10部動畫長片在印度上映,這一年共有4部動畫長片上映,跟寶萊塢每年製作800部真人電影(明年估計會突破1000部的數量)比起來,印度的動畫產業實在是非常的小。
Munjal Shroff:印度動畫工業正在成熟之中,大部分的公司現在都知道擁有創意內容並且藉此賺取週邊商品利潤或借由影片出租才是生存之道,第一波的印度動畫都是在做電視影集的代工,現在「哈奴曼」成功之後,印度動畫工業也將大鳴大放。
LG:你們覺得印度動畫長片在國際上會表現如何呢,它們會像日本的動畫一樣,掃蕩全球市場嗎?
EK:還不到時候,有人告訴我這正在製作中的72部動畫長片都是本土題材的類型,不過我不確定有哪幾部預計會安排國際發行。
MS:假如我們只看數字,那麼是的,將有一堆印度動畫長片會出現,我認為印度動畫長片有潛力跟日本動畫一樣吸引人,不過關鍵在於印度動畫要像日本動畫一樣,找到自己的獨有特色,我相信只要融合印度文化中獨特的故事與從印度藝術啟發的驚人視覺風格,那麼這個獨有的特色就會慢慢地出現,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公司-Graphiti Multimedia在發展長片動畫時所走的方向,我們現在在製作一部Turner出資的動畫長片,目標則是在國際市場。
SN:在2010年前,許多非常酷的動畫長片將席捲電影院,像是UTV的Arjun和Alibaba,以及我的電影The Dream Blanket,許多其他公司也在製作動畫長片,希望這些印度傳統故事會慢慢滲透到國外其他文化之中,並且有朝一日影響了電影,電視以及網路等其他媒介。
KK:動畫長片由於新奇以及目標觀眾群是小朋友的關係(不像寶萊塢目標是成人),通常都會表現不錯,不過要達到國際標準的動畫水準,印度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是,目前的影片目標是印度觀眾,所以這個市場似乎仍然需要它們,作出這些能夠讓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的影片,現在大概太早定論是否印度動畫能夠在國際大放光彩,看看目前電影界的狀況,寶萊塢幾十年來都是全球最大的電影製作中心,不過因為它的水準與內容標準都只以印度觀眾為主,所以還沒能在國際市場中留下些輝煌的紀錄或是影響其他地方的電影工業,相同的狀況也可以套在印度的動畫長片工業中,那些真人電影的製作人同樣也只為本土10億多印度觀眾量身製作影片,而非國際市場,除了印度猶太人之外。
ASK:印度不管是動畫長片還是短片都會很快的跟大家見面,因為印度國內的電影或電視市場都很成熟,另外快速成長的網路與手機動畫也一定會讓印度產品在國際上增加更多曝光率。
LG:你們現在有在製作什麼動畫長片嗎?
KK:我們現在正在製作一部印度目前為止最大的動畫長片,稱作Toonpur Ka Superhero(卡通國之超人),我擔任導演的工作,我的公司負責前製,而我的母公司Climb Media則負責製作,「卡通國之超人」將是印度第一部混和了動畫與真人電影的影片,寶萊塢的一些巨星也將在影片內擔綱演出,我們在一月中開拍,目前,我們在動畫製作階段,這部影片預算美金10 million,它是印度目前為止預算最高的一部動畫長片,我們和「卡通國之超人」的製作人有三部影片的合約,另外兩部影片還在劇本撰寫階段,我們很幸運有印度最大的製作公司贊助我們,他們同時也是印度五大發行商之一,因為影片將會有寶萊塢明星擔任演出,所以安排上映絕不是問題,要知道,在印度影片如果沒有寶萊塢明星的話,要戲院上映幾乎是不可能的。
MS:Graphiti正在製作兩部動畫長片,其中一部叫作Action Hero BC(暫定片名),故事關於一位普通的少年使用不平凡的方式無私地對抗惡勢力,另一部也在製作的長片是跟Turner合作,還在非常前期的階段,我在這兩部影片之中擔任製作人的工作。
EK:我們有四部動畫長片的計畫,不過目前我們在製作一部flash動畫的長片,稱作Mighty Babies(超級寶寶),其他影片分別是Bombay Dogs(孟買狗),The Sea Prince(海王子)和Superstar Babies(寶寶大明星),我們公司經營的重點不只是在動畫長片上,也在電視動畫影集的製作。
LG:你們的影片有何特別之處?
KK:我個人覺得,我們公司的靈魂在於我們說故事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公司並不是靠那些搞行銷或經理的主管來經營的,而是靠那些具有創意,有頭腦的藝術家,這同時也反映在我們的作品之中。
SN:我想我們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有UTV Motion Pictures的製作人Ronnie Screwvala、故事、還有獨特的團隊。
EK:我們特別的地方在我們的故事和影片構想,我們將傳統神話依據現代內容重新包裝,另外,我們所有的影片都雇用有國際製作經驗的劇作家,我們的導演也都是從美國或英國來的,因為我們感覺這些西方來的人才較為優秀,我們希望製作不但充滿著娛樂性,也包含道德教訓的影片。
MS:假如你看看好萊塢那些成功的動畫長片,你會發覺很多故事題材來自不同的文化,然後再添加上好萊塢的光澤,像是獅子王在故事和音樂上受非洲文化影響很大,史瑞克是從捷克的民間傳說中來的,而花木蘭則是中國的傳統故事,我們Graphiti從印度民間故事中吸取靈感,不過同時我們也盡量遠離那些跟印度諸神有關的神話故事,同時我們所設計出來的視覺風格非常特殊,不但印度人會喜歡,相信也會符合國際的口味,我們發展動畫長片的模式是使用印度文化的特質來強調我們的風格,就像咖喱要加香料一樣,加太多咖喱就完了,加太少也不會有味道。
ASK:我們的影片都是根據預算所製作出來的,不過在印度還是會跟那些大片在票房上一較長短,雖然簡單為原則,不過獨特的故事、設計、高品質的動畫和音樂都是我們的特色,影片將會達到製作水準與觀眾期望之間的完美平衡,在國內,我們會先從手繪動畫長片開始做起,之後轉移到電腦動畫長片上頭。
LG:何時美國觀眾才會有緣見到你們或是其他人的印度動畫長片呢?
KK:印度有著非常大的外移人口,所以我相信這些影片在美國錄影帶出租店都見得到,至於在美國戲院上映,這可能性非常遙遠。
MS:我們的影片會在2009-2010年之間在美國上映。
SN:2010年。
EK:大概還需要再兩年時間,因為我們目前的影片都是針對印度市場。
ASK:北印度語(Hindi)發音的動畫長片通常都是為了本土市場所製作的,所以它們也有可能在美國一些擁有許多印度人口的地方放映,因此,印度動畫長片可能會在2008年登陸美國,我們會在印度透過各種管道全面發行,國際上則發行DVD,而僅在美國部分地區戲院上映。
我發現驅策這些印度動畫長片製作者的動力來自於企圖透過吸引人的人物與故事,想要找到那個可以連結10億多觀眾的方式,這實在非常有啟發性,也振奮人心,另外,動畫產業沒有授權放映或延伸週邊商品(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產業)依舊可以興盛。「哈奴曼」的續集-「哈奴曼重返」(Hanuman Returns)將在今年10月28號在印度上映,這部影片會跟上一部一樣成功嗎?其他動畫長片會有這樣的成績,或甚至超過它嗎?我們拭目以待。
在2005年時,一部名為「哈奴曼」(Jai Hanuman)的動畫長片在印度爆紅,小朋友和家長深深地著迷於這部電影,因為這部影片的票房成績,許多印度製作公司因此也打算加入戰局,不過事情沒有這麼容易,想要獲得印度10億多人口的青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印度的市場非常的分歧,印度共有28個州7個區域,各州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方言,不過挑戰不只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一些商務上的困難也有待解決,像是發行影片非常困難,除非你有寶萊塢那些大明星當配音,另外即使未來充滿潛力,影片租借與販售系統仍舊非常不成熟,另外盜版也是個問題。
我所認識的印度朋友都在談論動畫長片,也都正在參與至少一部長片的製作,所以我和這些朋友聊了一下,看他們對這個現象有何看法,這些是訪談的來賓:
Elizabeth Koshy:Animation Dimensions LLA的總裁
Simi Nallaseth:Epiphany Films的創意總監和動畫導演,她是Dream Blanket的導演並且和另外一個人共同撰寫這部影片的英文劇本,她也在Ice Age之中擔任動畫師的工作
Kireet Khurana:2nz Animation Co的動畫導演
Munjal Shroff:Graphiti Multimedia, Pvt. Ltd.的執行長
Ashish S. Kulkarni:Anirights Infomedia Pvt. Ltd.的總裁
Lisa Goldman:為什麼「哈奴曼」獲得這麼大的迴響呢?
Simi Nallaseth:2005年時,經過一些非常糟的動畫長片之後,「哈奴曼」終於在票房上獲得勝利,它有還可以接受的手繪動畫品質,影片中一位叫作「哈奴曼」的可愛神仙深受小朋友的歡迎,再加上影片的音樂非常吸引人,所以造成它的成功,印度人對他們的神話還有諸神們的故事非常著迷,特別像是「哈奴曼」這位像是超人一般的神祇(印度史詩之中的神猴,類似孫悟空),所以可以說「哈奴曼」神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讓寶萊塢那些製片人開始注意到動畫。
Ashish S. Kulkarni:這些在印度傳統之中的人物在觀眾心中有著非常強烈的印象,這些關於印度神祇的故事5000多年來都是靠著口述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去,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商標性質,而這些故事也可以用動畫表現出來,它同時讓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使用不同的方式設計這個故事,而在相同的題材之中更自由地表現出不同的風貌。
Kireet Khurana:「哈奴曼」的成功說明了與印度觀眾的情感連結是多麼地重要,影片的品質並不是最重要的,觀眾要能夠對故事或者是人物能產生共鳴才是重點,它的票房成績超過之前所有迪士尼影片在印度的票房,本土化是關鍵。
Elizabeth Koshy:這部電影映證了印度動畫題材的成功,讓許多公司大感意外,原來動畫在印度也是可以有發展的空間,似乎印度觀眾對影片中有神的故事都會接受,畢竟我們是個信仰宗教的國家。
LG:在這個市場之中有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呢?
KK:印度這個國家擁有許多不同的文化,我們有14種官方語言,超過1,400種的方言,想要用一種文化套在所有觀眾身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在商業考量上,發行系統還是個大問題,因為整個市場還不成熟。
SN:大部分的寶萊塢製作人在「哈奴曼」成功之前對動畫長片缺乏興趣,因為一部動畫長片的成本通常是真人電影的四倍,拍一部不錯的動畫長片通常得花上四年的時間,而拍攝真人電影一年就可以完成,動畫製作人所需要的長遠眼光通常是那些偏好享受立即報酬的真人電影製作人所缺乏的,不過有時也有例外,像是我們這部影片的製作人-Ronnie Screwvala,她是UTV Motion Pictures的創始人,同時也兼董事長,她對動畫這們藝術非常感興趣,並且敢資助一部需要三年時間製作的影片,期望打開印度市場。
EK:要開發印度動畫長片市場有許多困難,像是人力資源方面,那些宣布開始製作的動畫長片數量遠遠地超過人力市場上可以供應的動畫師,另外在故事上面,大部分的影片都偏好傳統神話故事的題材,不過我們需要遠離那些故事,而將我們的創意發揮在不同的類型之中。影片的數量也需要控制,因為這是個新的發展空間,所以大概需要一些時間讓市場回到正常狀態,製作的效率因而才能提昇。
ASK:我認為面對印度市場最大的挑戰是缺乏那些擁有製作長片動畫經驗的人才,其次,動畫劇本的製作需要有一些革新,這部分大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去適應,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印度動畫劇作家產生,第三,動畫製作公司仍然在學習如何熟悉動畫長片製作流程,這只有靠經驗才能完成,特別的是,印度真人影片的製作流程都是在非常小心的態度下,嘗試錯誤之中學習而來的,因此,這些流程都非常經得起考驗,我相信他們之後一定也會遇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困難。
LG:你們認為印度動畫長片現在的程度如何呢?
EK:大家都說印度動畫工業成長驚人,畢竟這裡有10億多的人口需要滿足,但現階段卻沒有足夠的內容可以提供。
SN:在2007年時,印度的動畫工業只是個在學習走路的小嬰兒而已,有時候會製作出非常糟糕的動畫長片,讓我們難過不已,不過在2015年之前,這個小嬰兒不但一定會走路,而且也會展翅高飛,整個產業確實成長快速。
ASK:目前因為對印度動畫長片的口味仍然絕佳,所以影片的市場表現應該都會不錯,這些影片會在往國際發展之前先在國內站穩住腳,不過在往國際發展之前,仍需要許多時間。
KK:史無前例地,過去一年之中共有71部動畫長片宣布開始製作,不過以之前的經驗,我估計大概只有一半的影片能安排戲院放映,之後每年大概都會有8到10部動畫長片在印度上映,這一年共有4部動畫長片上映,跟寶萊塢每年製作800部真人電影(明年估計會突破1000部的數量)比起來,印度的動畫產業實在是非常的小。
Munjal Shroff:印度動畫工業正在成熟之中,大部分的公司現在都知道擁有創意內容並且藉此賺取週邊商品利潤或借由影片出租才是生存之道,第一波的印度動畫都是在做電視影集的代工,現在「哈奴曼」成功之後,印度動畫工業也將大鳴大放。
LG:你們覺得印度動畫長片在國際上會表現如何呢,它們會像日本的動畫一樣,掃蕩全球市場嗎?
EK:還不到時候,有人告訴我這正在製作中的72部動畫長片都是本土題材的類型,不過我不確定有哪幾部預計會安排國際發行。
MS:假如我們只看數字,那麼是的,將有一堆印度動畫長片會出現,我認為印度動畫長片有潛力跟日本動畫一樣吸引人,不過關鍵在於印度動畫要像日本動畫一樣,找到自己的獨有特色,我相信只要融合印度文化中獨特的故事與從印度藝術啟發的驚人視覺風格,那麼這個獨有的特色就會慢慢地出現,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公司-Graphiti Multimedia在發展長片動畫時所走的方向,我們現在在製作一部Turner出資的動畫長片,目標則是在國際市場。
SN:在2010年前,許多非常酷的動畫長片將席捲電影院,像是UTV的Arjun和Alibaba,以及我的電影The Dream Blanket,許多其他公司也在製作動畫長片,希望這些印度傳統故事會慢慢滲透到國外其他文化之中,並且有朝一日影響了電影,電視以及網路等其他媒介。
KK:動畫長片由於新奇以及目標觀眾群是小朋友的關係(不像寶萊塢目標是成人),通常都會表現不錯,不過要達到國際標準的動畫水準,印度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是,目前的影片目標是印度觀眾,所以這個市場似乎仍然需要它們,作出這些能夠讓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的影片,現在大概太早定論是否印度動畫能夠在國際大放光彩,看看目前電影界的狀況,寶萊塢幾十年來都是全球最大的電影製作中心,不過因為它的水準與內容標準都只以印度觀眾為主,所以還沒能在國際市場中留下些輝煌的紀錄或是影響其他地方的電影工業,相同的狀況也可以套在印度的動畫長片工業中,那些真人電影的製作人同樣也只為本土10億多印度觀眾量身製作影片,而非國際市場,除了印度猶太人之外。
ASK:印度不管是動畫長片還是短片都會很快的跟大家見面,因為印度國內的電影或電視市場都很成熟,另外快速成長的網路與手機動畫也一定會讓印度產品在國際上增加更多曝光率。
LG:你們現在有在製作什麼動畫長片嗎?
KK:我們現在正在製作一部印度目前為止最大的動畫長片,稱作Toonpur Ka Superhero(卡通國之超人),我擔任導演的工作,我的公司負責前製,而我的母公司Climb Media則負責製作,「卡通國之超人」將是印度第一部混和了動畫與真人電影的影片,寶萊塢的一些巨星也將在影片內擔綱演出,我們在一月中開拍,目前,我們在動畫製作階段,這部影片預算美金10 million,它是印度目前為止預算最高的一部動畫長片,我們和「卡通國之超人」的製作人有三部影片的合約,另外兩部影片還在劇本撰寫階段,我們很幸運有印度最大的製作公司贊助我們,他們同時也是印度五大發行商之一,因為影片將會有寶萊塢明星擔任演出,所以安排上映絕不是問題,要知道,在印度影片如果沒有寶萊塢明星的話,要戲院上映幾乎是不可能的。
MS:Graphiti正在製作兩部動畫長片,其中一部叫作Action Hero BC(暫定片名),故事關於一位普通的少年使用不平凡的方式無私地對抗惡勢力,另一部也在製作的長片是跟Turner合作,還在非常前期的階段,我在這兩部影片之中擔任製作人的工作。
Action Hero BC
SN:我的公司Epiphany Films正在與另一家公司-UTV Motion Pictures合作製作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長片-The Dream Blanket(夢毯),我們的故事雖然從西藏的童話故事而來,不過它有無國界的吸引力,公司的經營重心主要放在動畫長片這一部分,希望以後可以一直製作動畫長片,因為我們有許多非常棒的故事要告訴大家。EK:我們有四部動畫長片的計畫,不過目前我們在製作一部flash動畫的長片,稱作Mighty Babies(超級寶寶),其他影片分別是Bombay Dogs(孟買狗),The Sea Prince(海王子)和Superstar Babies(寶寶大明星),我們公司經營的重點不只是在動畫長片上,也在電視動畫影集的製作。
Mighty Babies
ASK:AniRights Infomedia Pvt. Ltd正在製作兩部目標本土觀眾的動畫長片,我們成功地建立製作動畫長片的流程管理,影片將在國內上映,也將吸引在國外的印度人。AniRights主要是為了自製內容而建立的公司,製作動畫長片並擁有IP(智慧產)權是經營的主要模式,最終期望將這些長片的內容延伸到電視影集裡面。LG:你們的影片有何特別之處?
KK:我個人覺得,我們公司的靈魂在於我們說故事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公司並不是靠那些搞行銷或經理的主管來經營的,而是靠那些具有創意,有頭腦的藝術家,這同時也反映在我們的作品之中。
SN:我想我們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有UTV Motion Pictures的製作人Ronnie Screwvala、故事、還有獨特的團隊。
EK:我們特別的地方在我們的故事和影片構想,我們將傳統神話依據現代內容重新包裝,另外,我們所有的影片都雇用有國際製作經驗的劇作家,我們的導演也都是從美國或英國來的,因為我們感覺這些西方來的人才較為優秀,我們希望製作不但充滿著娛樂性,也包含道德教訓的影片。
MS:假如你看看好萊塢那些成功的動畫長片,你會發覺很多故事題材來自不同的文化,然後再添加上好萊塢的光澤,像是獅子王在故事和音樂上受非洲文化影響很大,史瑞克是從捷克的民間傳說中來的,而花木蘭則是中國的傳統故事,我們Graphiti從印度民間故事中吸取靈感,不過同時我們也盡量遠離那些跟印度諸神有關的神話故事,同時我們所設計出來的視覺風格非常特殊,不但印度人會喜歡,相信也會符合國際的口味,我們發展動畫長片的模式是使用印度文化的特質來強調我們的風格,就像咖喱要加香料一樣,加太多咖喱就完了,加太少也不會有味道。
ASK:我們的影片都是根據預算所製作出來的,不過在印度還是會跟那些大片在票房上一較長短,雖然簡單為原則,不過獨特的故事、設計、高品質的動畫和音樂都是我們的特色,影片將會達到製作水準與觀眾期望之間的完美平衡,在國內,我們會先從手繪動畫長片開始做起,之後轉移到電腦動畫長片上頭。
LG:何時美國觀眾才會有緣見到你們或是其他人的印度動畫長片呢?
KK:印度有著非常大的外移人口,所以我相信這些影片在美國錄影帶出租店都見得到,至於在美國戲院上映,這可能性非常遙遠。
MS:我們的影片會在2009-2010年之間在美國上映。
SN:2010年。
EK:大概還需要再兩年時間,因為我們目前的影片都是針對印度市場。
ASK:北印度語(Hindi)發音的動畫長片通常都是為了本土市場所製作的,所以它們也有可能在美國一些擁有許多印度人口的地方放映,因此,印度動畫長片可能會在2008年登陸美國,我們會在印度透過各種管道全面發行,國際上則發行DVD,而僅在美國部分地區戲院上映。
我發現驅策這些印度動畫長片製作者的動力來自於企圖透過吸引人的人物與故事,想要找到那個可以連結10億多觀眾的方式,這實在非常有啟發性,也振奮人心,另外,動畫產業沒有授權放映或延伸週邊商品(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產業)依舊可以興盛。「哈奴曼」的續集-「哈奴曼重返」(Hanuman Returns)將在今年10月28號在印度上映,這部影片會跟上一部一樣成功嗎?其他動畫長片會有這樣的成績,或甚至超過它嗎?我們拭目以待。
12/08/2007
週末短片欣賞 La Femme papillon (蝴蝶女)
這部導演Virginie Bourdin的偶動畫作品La Femme papillon(蝴蝶女/2003)讓我聯想到自己曾經做過的短片以及影響我的一些作品,像是奎氏兄弟的鱷魚街或是Jiri Trnka的作品,對我來說,接觸動畫這門藝術的時候,不光只是覺得動畫是個表現故事的平台,更覺得動畫本身這個媒介就充滿了許多思考空間,然後再用敘述的形式表現出這些思考,其中一個思考就是對操縱(manipulation)這個主題的興趣,在這部影片(La femme papillon)之中我想他要表現的也是同樣的思考,不過除此之外,高反差的燈光,風格化的人物以及背景設計(鳥以及蝴蝶)都讓這部作品成為不可不看的佳片。
Youtube的連結可以看到這部影片,或是在這直接下載(Format: MPEG-4/Size: 41 MB/Running Time: 10 min.)觀看。
Youtube的連結可以看到這部影片,或是在這直接下載(Format: MPEG-4/Size: 41 MB/Running Time: 10 min.)觀看。
金馬影展2007國際數位短片單元觀後感
最近看了金馬影展的國際數位短片單元,來自世界各地(包含台灣)共27部短片入圍,從這些入圍影片之中可以看見主辦單位的挑選口味,不過在討論這個之前,先提提「數位短片」這個名詞的混淆性,可能許多人跟我一樣,以為金馬影展幾年前新增設出來的這個單元-數位短片,指的就是電腦動畫,不過據官方說法:「本競賽鼓勵創意運用數位媒材及技術,並具創新敘事手法之影像作品...影片形式不拘(包含劇情片、動畫片、紀錄片、實驗片等)」,可見各類型的影片都包含在他們所定義的「數位短片」範疇之內,不過說到數位技術這個字,這年頭有哪部影片不是數位的,即使使用35mm拍攝,還是會Digitize到電腦裡剪接後製等等,這樣也稱得上數位影片吧,總之,名稱上加上數位是在畫蛇添足,為何不只用短片兩個字以避免混淆,然後再分類為動畫類、實驗動畫類、真人電影類、實驗電影類等等,相信這樣會比將一堆不同類型的影片混亂湊在一起放映好多了吧。
至於主辦單位的口味,我的感覺是絕大部分的影片都有特別的視覺風格,或很炫的畫面效果,不過敘述都極為薄弱,故事只提出狀況,卻沒有情感上的連結或是有意義的概念,像是Far West(瘋狂美勞課),一位老師講解動畫製作,意外割掉自己的手指頭,然後我們看到電腦動畫做的手指頭自己動起來搞笑,或是Machine裡,無來由的主角在陰部被無來由地裝上一個絞碎機,無來由地遇見一個男人後殺了他,或是FACES [:phases](進化最終章)之中,我們看到一堆不相關的勞動者影片,最後利用合成的技術讓人在畫面中都消失,只剩下物體自己在動作,這些影片唯一的共通點是他們是有使用數位技術做到很炫的視覺,不過卻沒有使用數位技術將一個故事或是想要表達的重點說清楚,我在想金馬主辦單位的口味最好例子大概就是彭于晏製作的那段廁所片頭吧,我唯一的評語是-wtfit?。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像是Apnee(狗仔碎命),這部是我認為算是稱得上使用新技術來說故事的範例,它說故事的方式不是藉由剪接或演員表演,而是一個鏡頭到底拍攝整個「事件」過程,在這我稱它作「事件」,因為整部影片也沒有「故事」可言,不過敘述的「形式」非常特殊,另外Over The Hill(飛越老人院)裡,三個住在養老院裡的老人發現照顧她們的護士背後的陰謀,並聯手拯救了所有的老人們。
總之,整體而言,對本屆短片展所挑選的作品有點失望,一個朋友說,可以看看不同於好萊塢風格的影片似乎也不錯,說得是沒錯,不過我在想,影展鼓勵創作,同時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創作的方向,以台灣大部分被鼓勵的都是拍攝這類只重視覺,只重個人表達的作品時,那麼那些真的想講故事,想跟觀眾的情感有所聯繫的創作者是否相對地被壓抑下來了呢?
至於主辦單位的口味,我的感覺是絕大部分的影片都有特別的視覺風格,或很炫的畫面效果,不過敘述都極為薄弱,故事只提出狀況,卻沒有情感上的連結或是有意義的概念,像是Far West(瘋狂美勞課),一位老師講解動畫製作,意外割掉自己的手指頭,然後我們看到電腦動畫做的手指頭自己動起來搞笑,或是Machine裡,無來由的主角在陰部被無來由地裝上一個絞碎機,無來由地遇見一個男人後殺了他,或是FACES [:phases](進化最終章)之中,我們看到一堆不相關的勞動者影片,最後利用合成的技術讓人在畫面中都消失,只剩下物體自己在動作,這些影片唯一的共通點是他們是有使用數位技術做到很炫的視覺,不過卻沒有使用數位技術將一個故事或是想要表達的重點說清楚,我在想金馬主辦單位的口味最好例子大概就是彭于晏製作的那段廁所片頭吧,我唯一的評語是-wtfit?。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像是Apnee(狗仔碎命),這部是我認為算是稱得上使用新技術來說故事的範例,它說故事的方式不是藉由剪接或演員表演,而是一個鏡頭到底拍攝整個「事件」過程,在這我稱它作「事件」,因為整部影片也沒有「故事」可言,不過敘述的「形式」非常特殊,另外Over The Hill(飛越老人院)裡,三個住在養老院裡的老人發現照顧她們的護士背後的陰謀,並聯手拯救了所有的老人們。
總之,整體而言,對本屆短片展所挑選的作品有點失望,一個朋友說,可以看看不同於好萊塢風格的影片似乎也不錯,說得是沒錯,不過我在想,影展鼓勵創作,同時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創作的方向,以台灣大部分被鼓勵的都是拍攝這類只重視覺,只重個人表達的作品時,那麼那些真的想講故事,想跟觀眾的情感有所聯繫的創作者是否相對地被壓抑下來了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