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2014

變形金剛4 票房與評價

變形金剛4這幾天在中國或是台灣票房都刷新記錄,媒體的宣傳以及週邊商品共同促銷的手段功不可沒,連電腦動畫補習班都來湊熱鬧,彷彿參加了課程,你就可以參與製作這些炫目的機械人一般,不過看看Rotten Tomatoes上的評價,18%的影評認同以及僅64%的觀眾喜歡程度,再度證明了宣傳對一部電影的票房多麼重要,由其是一部評價差的電影,其中一個影評說,"評論這部電影就像評論一個玩具一樣,事實上他的確是在評論一個玩具",許多電影追求娛樂性,只重entertaining結果真的只讓自己的影片變成一個"玩具"而已,雖說製作玩具也沒甚麼不對,只是許多人應該對電影有更高一層的期待。

6/15/2014

10部最棒的動畫長片

1.螢火蟲之墓 (1988)
導演:高畑勳 (日本)
如果說宮崎駿是動畫界的浪漫主義者的話,一樣是大師級導演的高畑勳就算是寫實主義者了,螢火蟲之墓描述二戰期間一對兄妹失去了雙親之後獨立生活,在戰火底下求生的故事,影片超越日本只是戰爭受害者的角度,更以"人"的立場控訴戰爭這樣的行為,讓人動容,許多段落讓人印象之深刻,我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大概沒有不流淚的吧。
2.鐵巨人 Iron Giant (1999)
導演:布萊德博德 (Brad Bird) (美國)
由華納製作的鐵巨人是標準叫好不叫座的電影範例,它的製作水準或許不如迪士尼的動畫長片那般華麗(其實也非常棒了),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它成為影史上最佳動畫長片之一的資格,主角鐵巨人在當年便由CG技術製做,雖然是機器人,但卻一點都不缺"人性",由其在最後犧牲自己拯救人類的時候,它是至今少數幾部能夠讓我熱淚盈眶的好萊塢動畫長片。


3.狐狸先生 Fantastic Mr. Fox (2009)
導演:衛斯安德森 (Wes Anderson) (美國)
狐狸先生是這十部影片內唯一一部以偶動畫技術拍攝的動畫長片,故事描述已經金盆洗手一段時間的狐狸先生因為忍不住偷竊本性的召喚,決定再大幹一場,於是跟當地三個富有的農夫展開一場鬥智大賽,影片在輕鬆幽默的氣氛底下,也展露狐狸先生感性的一面,特別喜歡狐狸先生跟狼致敬的段落(已婚男子可能特別能夠體會),狼的安排呼應了故事的主軸,讓影片更加有深度。


4.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1)
導演:Gary Trousdale、Kirk Wise (美國)
美女與野獸標誌了迪士尼手繪動畫文藝復興的高峰,事實上它也可以說是迪士尼動畫長片的"標準規格",改編童話故事的劇情,觀眾熟悉的劇情結構,說故事的方式簡單但是吸引人,音樂劇類型的風格搭配優雅的音樂,非常棒的角色動畫成功地詮釋每個人物的性格,再加上有趣的丑角(sidekicks)增加影片幽默的氣氛,這些要素成功融合的結果是讓它成為動畫經典之一。


5.哪吒鬧海 (1979)
導演:王樹枕、嚴定憲、阿達(徐景達)(中國)
上海美製廠在60 70年代是中國動畫的中心,拍攝了許多兼具教育意義以及美術風格的動畫影片,這部哪吒鬧海改編自華人耳熟能詳的角色與故事,雖沒有好萊塢動畫那般精緻,不過美術上還是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整個故事的敘述更是不落俗套,最讓人難忘的是哪吒為了拯救城民自刎的這場戲,鏡頭在哪吒,龍王,李靖以及啣著他的武器趕來的鹿間交互剪接,並在自刎的骤然間結束,搭配上非常棒的音樂讓人印象深刻,哪吒鬧海同時也是第一部在坎城影展放映的中國動畫影片。


6.茉莉人生 Persepolis (2007)
導演:瑪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Vincent Paronnaud (法國)
茉莉人生改編自導演瑪嘉莎塔碧自己的繪本,描述她在伊朗出生長大,後來離鄉的故事,影片簡單的顏色與繪本風格的設計相互輝映,像是下圖中的這場戲講的是保守的伊朗人對外國文化的排斥,兩位斥責女主角的婦人包裹在一團黑之中,沒有固定的四肢來表演卻更妙地表現環境保守的氛圍,藉由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讓我們看到伊朗真實的一面。


7.千年女優 (2002)
導演:今敏 日本
今敏的影片一向關於現實與夢境,或是影片中的虛構與真實之間的辯證,千年女優像是一部紀錄片,知名的女演員在訪談中揭露她一生中所追求的愛情,訪問者與受訪者在她主演的幾部電影中來回穿梭,讓我們看到整個事件的經過,原來重要的不是在追尋甚麼,而是追尋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


8.阿基拉 Akira (1988)
導演:大友克洋 日本
阿基拉改編自大友克洋的同名漫畫,在大橋力與藝能山城組共同製作出的音樂中,成功地塑造了東京混合了新科技、高度都市化、頹敗、幫派充斥的未來感,在這個甚麼都不再可以信任的社會之中,大家期待著"超人"、或是"神"的誕生,主角鐵雄原本是幫派中弱小的一員,不過意外中獲得超能力,甚至成為街頭抗議群眾所仰幕的神,不過這個超能力遠超過他所能控制,他因此四處破壞,甚至殺了自己的朋友,直到最後面對另一個超能力者-阿基拉。


9.魔女宅急便 (1989)
導演:宮崎駿 日本
魔女宅急便有著典型宮崎駿電影的元素,勇敢的女主角遇到生活狀態的改變,結識了許多朋友,雖然遇到自我懷疑的困境,終究在關鍵的事件中勇敢面對自己而獲得成功。


10.超人特攻隊 (2004)
導演:布萊德博德 美國
超人特攻隊即使到現在仍舊是我最喜歡的皮克斯動畫,在電腦可以運算出非常複雜的場景以及燈光變化,可以做到超逼真的肌肉模擬的時候,超人特攻隊簡單的風格讓它顯得更有格調,一般漫畫中的英雄角色通常都很刻版,不過超人特攻隊裡的英雄有血有肉,一般家庭會遇到的柴米油鹽問題這些英雄也會遇到,讓這部超人類的動畫影片更具深度。

5/10/2014

平面角色轉CGI

如何將觀眾熟悉的手繪角色帶上大銀幕呢?將2D的平面人物CGI化的時候,首先artistically就要決定是否還是維持原著中平面的風格,還是將它完全轉化為立體的角色,不管是從線條的造型上還是寫實程度上,下面這些範例各自朝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結果也各自不同:

哆啦a夢,這部小叮噹電影版的造型維持了原著漫畫中的設計,不過風格上走的是好萊塢動畫長片的寫實風格,光影的表現都偏向擬真,這樣的改編難在如何一方面維持原著的線條,同時又能表現視覺的寫實感,像是在預告片中你可以看到製作者試著將藤子不二雄的一些線條風格,像是45度角嘴角上勾的線條CGI化,這個屬於平面的風格CGI化後怎麼看怎麼怪。




史奴比(Peanuts),Blue Sky Studio即將推出的動畫,這部改編構圖平面化,非常局限的攝影機透視(幾乎沒有透視),角色光影的表現也平面化,甚至連漫畫中才會有的一些線條感,速度線都出現在這一部CGI影片中,基本上你可以說它是部shading比較立體的平面動畫,但事實上製作難度比單純的寫實或是純平面動畫都來得更高。


飛天小女警(The Powerpuff Girls),CGI的版本沒有2D卡通裡的線條或是特色,除了平面的風格以及穿著相同的衣服之外,跟原著一點都不同,事實上原創者Craig McCracken與這部影片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即便如此,這部動畫在新的製作者詮釋下還是非常有特色。

















忍者龜,最糟的莫過於這類將2D角色轉化到實拍電影的造型,是的,加上CGI的面部表情多了許多以往無法表現的細節,但整體美感還不如1990年的忍者龜實拍電影,電影製作技術會進步,但美感常常不是同步的。


需要寫實的造型? 如果有參考Dave Rapoza的設計,或許不會像預告片中的人物那麼讓人倒胃口了。

4/11/2014

風起 觀後感

風起號稱是宮崎駿的退隱之作,這部影片融合了1930年代日本作家堀辰雄同名小說內的愛情故事以及知名的航空工程師堀越二郎的傳記,敘述主角堀越二郎在火車遇到女主角菜穗子,然後在關東大地震,二次大戰的時空背景之下,一方面在航空界中嶄露頭角,並且設計出知名的零式戰鬥機,同時間更重要的是,與患病的菜穗子發展的一段戀情。

雖然這部影片關於一位戰鬥機設計者的故事,但是在戰爭上的描寫並不多,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熱愛飛機的工程師,他的目的不是造出可以飛翔的武器,而是飛得更快更好的飛機,所以故事一部分是他不斷與義大利卡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在幻想中對話的場面,他們想要的不過是設計一架漂亮的飛行器。

比較弱的是堀越二郎與菜穗子的關係鋪陳,患了肺結核的菜穗子與二郎的愛情有點薄弱,沒有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由其是二郎忙著設計戰鬥機,同時菜穗子又患病,卻看不出蠟燭兩頭燒之下他承受的壓力與衝突,只有淡淡地發生所有一切事件。

宮崎駿特別喜好手作的質感,手繪動畫也一向是他的堅持,但不管是在背景上或是角色上,我們也看到CG物件慢慢地出現在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影片之中,照理說風起這部影片出現大量的機械,飛機等等再適合用CG製作不過了,但除了少數鏡頭之外,我們看到的都還是手繪的飛機在天空中飛翔,少了一些日本動漫的刺激感,但是保留著手繪動畫特有的美學精神。

七試艦上戰鬥機,故事中二郎第一次擔任主導設計的飛機,日本史上第一架低翼飛機

九試單座戰鬥機,高性能的鷗翼機,不過量產後修改設計成為九六式艦載戰鬥機

零式艦上戰鬥機,日本從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艦上戰鬥機,是二戰中最知名的機種

4/08/2014

宮崎駿訪談07:詮釋環境

4/07/2014

宮崎駿訪談06:反派角色

4/06/2014

宮崎駿訪談05:角色發展

4/05/2014

宮崎駿訪談04:幼年時期

4/04/2014

宮崎駿訪談03:原創

4/03/2014

Frozen (冰雪奇緣) 票房破紀錄

Frozen (冰雪奇緣)上個周末正式成為全球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動畫長片,目前累積票房美金1.072 billion (322億新台幣),超越了玩具總動員三的1.063 billion,或是獅子王(The Lion King)的987 million,除了因為影片受歡迎之外,一部分得歸功於數年來電影院數位化或是立體化後帶動的一波電影票價上漲造成數字的增加,至於所有影片票房的排名,Frozen則來到了第10名,下面是排名:
1. Frozen
2. Toy Story 3
3. The Lion King
4. Despicable Me 2
5. Finding Nemo
6. Shrek
7. Ice Age 3
8. Ice Age 4
9. Shrek 3
10. Shrek 4

4/02/2014

宮崎駿訪談02:發展一個想法

4/01/2014

237號房 (Room 237)

如果你喜歡庫柏力克的鬼店 (The Shining)的話,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關於The Shining的記錄片-Room 237 (237號房),它不單只是一部電影評論而已,這部記錄片分析了鬼店裡許多隱藏的訊息,像是一些印地安的圖像,代表德國的老鷹標誌與大屠殺的象徵關聯,另外男孩穿的阿波羅11的毛衣,或是類似火箭發射平台的格狀地板圖案,房號237更是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這些都讓這些影評認為庫柏力克同時也藉由這部影片告訴大家美國登月的影片是他造假的,不過因為合約的關係,他不得不守密 (最後傑克尼克森與妻子的對質)。

你或許認為這部紀錄片之中的一些分析單純就是拍攝時連景的錯誤,或根本是牽強附會,不過就像其中一位影評說的,在後現代藝術中,一部影片的完成不光只是看完電影就算了,分析的過程也建構了這部影片,這些分析將創作者不管自覺或是不自覺的意識都再次重現,也讓觀影更多了層意義。

鬼店之中的配樂以及音效都非常非常棒,一開頭的Dies Irae實際上是喪頌,暗示著這家人正走向死亡的道路。

3/31/2014

宮崎駿訪談01:動畫的未來

約翰拉薩特與宮崎駿在第13屆 Marc Davis Celebration of Animation中的訪談

其餘影片的中文翻譯版會陸續貼上。

3/10/2014

藥命俱樂部 觀後感

藥命俱樂部 (Dallas Buyers Club)這部影片敘述一位得到愛滋病的工人,為了得到治療,不得不跑到墨西哥去尋求幫助,結果才曉得在美國得不到的處方藥其實只會讓病情更惡化,他於是靠著販售這些沒有經過美國藥品管理局核准的藥,治療了許多也在跟愛滋抗戰的人們,同時也賺了不少錢,這期間認識了一位也染上愛滋的同性戀者,讓他對這些人的態度轉變許多,同時跟藥管局走上法庭,堅持自己有選擇自己如何被治療的權力。

馬修麥康那因為這部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另外Jared Leto飾演跟馬修麥康那同夥販賣藥品的同性戀者,也同樣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部影片演員表演的部分特別精彩,是影片的亮點之一。

3/04/2014

少年Pi後記 Life after Pi

少年Pi後記 Life after Pi,這部30分鐘的影片記錄了Rhythm and Hues這家特效公司大約在去年這個時候倒閉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反應,比較讓人感到諷刺的是同時間R&H製作的影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特效,可惜得獎並未保證公司能夠賺錢,R&H最後賣給了印度的Prana Studios,事實上R&H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老萊塢特效業界的問題,影片點出了幾個罪魁禍首,首先是其他國家提供給電影公司的租稅優惠,讓美國特效公司失去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另外則是特效公司與電影公司的定額標案制度,讓特效公司得自行負擔多的工作所增加的成本,這在現今導演常常變換決策的製作環境中更加惡化。

影片訪問了許多待過R&H的藝術家,溫情的氣氛讓人對那些被資遣的員工感到惋惜,影片雖點出一些現存的問題,可是沒有提出具體的改善方式,不過至少引起了討論,讓產業有可能朝永續的方向前進,同時間我們也應該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亞洲的特效產業可能跟好萊塢的不盡相同,不過它又是如何呢?有任何潛在的問題嗎?在這波全球化的浪潮中,部分代工廠或是好萊塢亞洲的分公司或許是受益者,不過長遠來看的話呢?值得深思。

(歡迎共同編輯本部影片的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