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006

The incredibles 抄襲 Watchman?

不曉得是只有我 還是大部分的人(或是亞洲人)都不曉得Watchman這部漫畫 這部 Alan Moore 編撰 Dave Gibbons繪圖的漫畫 在1986年發行 故事講述一群被政府禁制的超人 生活在一般人之間 嚮往著往日輝煌的事蹟 不過直到許多超人接連著被殺害後 其中一個超人不得不挺身而出 在一堆懸疑中 發現原來這是昔日認識的人策劃的陰謀

這部漫畫改變了傳統漫畫中對超人的描繪 有人將它比諭成梟巢喋血(The Maltese Falcon)之於偵探片或是原野奇俠(shane)之於西部片 也曾得過數個漫畫獎項

然後再看看Brad BirdThe Incredibles的故事 退休的superhero同樣沉浸在過去的榮耀之中 主角接到了神秘的任務擊敗機械人 卻發覺原來這是昔日認識的人設下的陰謀 其他退休的superheros也是因為這樣遭殺害 不過最後還是在全家人的合作下打敗了壞人 這樣比較之下 你會覺得這是巧合還是抄襲 或是只是inspired by這部漫畫 我不知道 因為我也沒看過漫畫 不知道到底有多雷同 但是肯定的是 即使在premise類似的狀況下 這部漫畫都沒被Brad Bird提起過

至於與Fantastic Four的關係呢 多少也有點雷同 巧合難以避免 但是以一個像Pixar這樣創意著名的studio來說 難免讓人開始懷疑 或者是我們本來就不應該用太高的標準看待它

另外一個消息 Watchman即將改編成電影

3/26/2006

動畫是給誰看的

藉由 Cartoon brew 裡 Anime on IFC 這篇文章的連結 我在IFC的網站中看到幾段談論日本動畫的訪談 覺得甚有道理 影片內容重點是覺得日本動畫中對剪輯的重視 畫面的composition或是layout像是真人電影一樣 同時重視燈光 攝影機角度的使用 所造成這種特別有電影感的特殊風格

Gunlinger Girl by Morio Asaka
一個拿著槍到處射的小女孩 你能想像Disney作這樣的片子嗎 哈

這讓我想到美國的動畫 相對下反而比較重視角色(演員)的發展 人物的表演佔著主導的地位 恰克瓊斯曾說過 動畫可以沒有故事 但是不能沒有角色 這樣你就可以理解大部分美國人對動畫的態度是怎樣了 我在想這跟好萊塢電影工業所謂明星制度是一體兩面 想想米老鼠 白雪公主 兔寶寶 這些大明星是怎麼替這些動畫片場賺進大筆鈔票 怎麼領軍在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侵略 進一步鞏固好萊塢動畫美學標準的地位

但即使如此 美國動畫再怎麼樣都比不上日本動畫的多樣性 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社會上許多保守團體的勢力影響 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對動畫的認定基本上還是給小孩子看的家庭影片(所以你在Netflix或是Blockbuster上可以看到 Disney的動畫都歸在Family類型中) 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角色不是童話故事裡的人物 就是會講話的動物或車子 因為這些是小孩子最能接受的造型 所以另一方面也才會有這篇 Missing the Market刊載在JHM的文章 認為Disney這幾年票房的失敗 就是因為試圖將觀眾群由小孩轉移到青少年

這讓我想到這部我最喜歡的動畫之一 Tokyo Godfathers 這樣的題材 三個流浪漢 其中一個還是變裝者 這樣的動畫 好萊塢的大動畫片場是不可能去作的 不管它故事如何吸引人 (另外 東京教父由Sony Pictures在美國發行 Sony Pictures因為是日本公司 對動畫的觀念較開放 至於迪士尼發行宮崎駿的影片最恰當 因為他的影片主題保守(環保 以及對大自然的重視 有什麼比這個更政治正確的))

即使這樣說 並不是表示美國就沒人在作家庭類型之外的動畫了 事實上獨立動畫製片一樣欣欣向榮 許多大型動畫影展都在美國舉行 只不過對動畫"工業"而言 對這些一次可以賺近幾百個millions的動畫而言 別期望會看到讓人意外的影片了

至於台灣的動畫 除了被日本殖民的風格外 何時才會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創作啊

3/12/2006

奧斯卡得獎動畫

第78屆奧斯卡在3月5號揭曉
最佳動畫影片
Wallace and Gromit in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酷狗寶貝魔兔詛咒)









最佳動畫短片
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月亮與兒子:一場想像的對話)

3/07/2006

Pixar帝國的衰亡

一篇Jim Hill Media中有趣的文章 摘錄如下

預見Pixar帝國的衰亡

Pixar跟別的studios不同的是他們特別重視故事 而Joe Ranft 這個Pixar的head of story的過世 會不會因此讓Pixar開始走下坡呢

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不至於會有如此大的影響的話 那要怎麼解釋Howard Ashman在1991年過世之後 Disney Feature Animaiton自此每下愈況 (Howard Ashman是Disney的創意天才 Disney文藝復興(1990到1995)中的影片 The Little Mermaid/Beaty and the Beast/Aladdi都有他的參與 他可以把最糟糕的故事 轉變成足以讓觀眾動容的情節) 上個禮拜 Bob Iger在一個會議中甚至說 他的過世 Disney因此承受了10年的失敗

當然並不是說Disney就沒有人才了 不過他就是有這樣與眾不同的能力 就像Joe Ranft一樣 想想看 能有幾個人可以讓The Corpse Bride從一個名間傳奇 變成奧斯卡提名的影片 他不但讓Emily不顯得可怕 反而讓觀眾深深地賦予同情

Pixar事實上也有許多人才 許多是由Joe Ranft調教出來的 像是公司裡所謂的 Sacred Seven(神聖七人) Brad Bird(The Incredibles 導演)/ Brenda Chapman(story artist)/ Peter Doctor(Monster Inc 導演)/ Bob Peterson(writer and director)/ Gary Rydstrom(sound designer)/ Andrew Stanton(Finding Nemo導演)/ Lee Unkrich(editor) 所以即使Joe Ranft過世 這些人照理說還是撐得住Pixar 不是嗎

不過想想 Disney1991年時 公司裡也還有 Alan Menken(composer)/ Ron Clement and john Musker(The Little Mermaid導演)/ Kirk Wise and Gary Trousdale(Beauty and the Beast導演)/ Roger Allers and Bob Minkoff and Branda Chapman(story men)/ 以及 Don Hahn(producer) 雖然Howard Ashman過世 Disney應該不會有問題啊 為什麼現任總裁要說公司承受了10年的失敗呢 不是說一個人不會影響到整個團隊嗎 那誰能保證這樣的事情不會在Pixar重演呢

動畫影片的製作就像建造一艘船一樣 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大片廠的動畫長片通常是5年) 所以這些人的過世不至於馬上影響到目前製作的影片 像是Pixar接下來的兩部影片 因為都有Joe Ranft的參與 所以不會有問題 就像Disney一樣 Howard Ashman過世的影響 是到了1995年 Pocahontas上映後才出現(這是第一部他沒有參與 或是參與極少的影片) 作者在這一篇文章無意中傷某些人 重點是Pixar可以真正從Joe Ranft的過世後從新出發嗎

(討論區中其他被認為是Disney走下坡的因素 1. Frank Wells(當時Disney的chief operating officer(COO))的過世 2. 當時總裁Michael Eisner將公司導入錯誤的方向 3. 陸續被雇用的一些商學碩士MBAs擔任Creative Executives(創意執行)開始搗亂影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