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2

幾部華語片短評

神探亨特張
北京或是中國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這部影片寫實的風格(甚至像是記錄片)讓我從一個警察的角度看到北京其中的一個面貌,不是上過粉的,也沒有特意引人注目,就是呈現這個經濟高度成長的國家之中存在的一些光怪陸離,主角老張抓的並非都萬惡不赦,這些都只是這樣的社會底下試圖"求生"的人,沒有英雄式的大快人心,只有一些無奈。
奪命金
混黑道搶錢還不如炒房產搞股票或是放高利貸,不過當金融風暴來襲的時候,最後一位還講義氣的黑幫份子,一位業績不見起色的理專,還有一位的警察,陰錯陽差地鹹魚翻身。
寒戰
跟神探亨特張裡的警察比起來,寒戰裡的警察顯然體面得多,不過我到最後郭富城跟梁家輝的對話才知道,原來劉Sir從文官出身所以不受李Sir信認,這個這麼重要的角色背景介紹怎麼沒有在更早的劇情之中就安排好呢?

2012金馬獎

實在無法認同這位影評的觀點:台灣電影慘敗金馬獎,完全不令人意外,知名影評說:"台灣電影長期自我封閉於情愛溫馨的小格局,「女朋友。男朋友」雖企圖有學運卻止於淺浮,台灣每天都有各種新聞,但台片無論在題材創意深廣度都常與社會脫節",感覺上這位影評認為電影主題要跟社會狀況有關才有價值,講述情愛或是溫馨基調的影片都是小格局,可是電影該用這樣的標準來判定嗎?電影畢竟是人的故事,講述人的關係與人的情感並非封閉,反倒是是分享"普世"的價值,要選定一部所謂的"最佳"影片本來就有許多主觀的成份在內,像是特定的主題就是會受到特定的評審青睞,像是之前一段時間同志題材就很受矚目,可是這些影片的格局一點都不小啊。

另外這個報導更是讓人無言:鼓勵台灣電影 立委:應停辦金馬獎,這個報導說:"林佳龍質疑文化部長龍應台說要國際化、泥土化,結果讓大家看到的卻是中國化,這對台灣影人是很大的打擊。他憂心,是否會在這樣的潮流下,讓台灣電影逐漸喪失自我的特色;或是依附在中國影業下,成為他們的一部分?",會引起這個爭議主要是太多中國電影獲得金馬獎,相對地就壓縮了台灣電影的獲獎空間,間接讓金馬將失去鼓勵台灣電影的功能,不過話說回來,何謂台灣電影?台灣人導演的電影算是台灣電影?台灣人導演,大陸人出資的電影算是台灣電影?那台灣人出資,大陸人導演的電影呢?現在拍電影好像很少沒有大陸的資金介入,畢竟要在台灣找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實在不容易,如果金馬獎是以"華人圈"的電影影展為目標,其實大陸影片獲獎也自然在預期之內,不然就另外辦個台灣影展,限制導演與資金都只能來自台灣,這樣這個影展是不是最能保有本土特色呢?